分节阅读 339
在忙完了这一切的时候,当与中国政府达成了最后的国家基本走向结果后,高村信山又急匆匆的赶回日本。在他飞抵长崎、并和中国远征军兼对日作战前委总指挥-雷石上将会谈后,高村又不顾旅途劳累匆匆赶往战事刚结束的京都。在中国警卫人员的护卫下,高村信山查看了激战后的京都城,看到基本保存完好的京都古城,这位老人几乎热泪盈眶了。京都保住了,避免了战火毁灭的浩劫。为了表示感谢,高村信山还前往了战地医院去看望了那些受伤的中国士兵。在战地医院内,高村信山对受伤中国士兵表示了慰问,并给予了感谢,他称这些‘中国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中日友谊。
离开京都之后,高村信山不顾中国军队指挥官的反对,决定去和歌山县走一趟。因为近畿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冢木清远就是他在任防卫大学校总监时,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就这样,高村信山出现在了正闹哄哄的近畿方面军的司令部。而这个时候,支持冢木清远的近畿方面军和代表东京军部的-松本淳三郎正剑拔弩张的准备大动干戈着。
在高村信山看来,战争已经结束了,不管东京军政府的那些疯子再怎样执着下去,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日本已经战败了,彻彻底底的战败了。虽然东京的那些疯子还在做着徒劳的抵抗,但整个世界,包括所有被炸弹炸得清醒过来的日本国民们都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日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彻彻底底的输掉了这场战争,而且是输得很彻底,输得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作为日本人能够做的只是怎样去面对现实,而不是继续的将战争进行下去。
这个国家的时代、这个国家的历史将在不久之后而宣告结束,而这个国家的未来,却将会因此发生改变,这是一个必然的现实。
第五十三章节
着新宿那边燃起的大火,感慨着说到。可是这一切并不是他能够处理的了的。而且凭什么自己去为那些政客们收拾烂摊子,再说了,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收拾这样的一个烂摊子。
当然了,局面总是有人去收拾的,吃剩下来的饭即便是没有人吃,还是有阿猫、阿狗来吃的。果不其然,一夜之间,东京就似乎变了个天似的。先是大批极右翼分子陆续的出现在东京都各大区,接着从靖国神社到首相官邸外,都出现了无数挥舞着菊花旗和膏药旗的右翼分子。千代田区-皇居之外更是出现了无数叫嚣战争的疯子。整个日本仿佛就像疯了一样。
接着在议会,一些右翼议员联名抛出了《战争提案》,要求执政内阁‘倾全国之力与中国展开一场全面生死对决’,当这份提案遭到了内阁和议会的双重否决时,政治力量已经发现自己无法驾驭越来越是疯狂的国家了。整个日本都已经陷入在一种莫名的狂野之中。
于是,政变也就发生了,自卫队控制了东京,而后几个少壮派军官在皇居外剖腹自杀更是让整个日本掀起一股疯狂的浪潮,再理智的国民也会因为那被介错砍下的剖腹者的脑袋,和那喷涌的鲜血而煽动得疯狂起来。看着那一幕幕闹剧,闲赋在家的高村信山就已经知道日本没救了。如果说文官政府发动于中国的战争是日本已经病入膏肓了的话,那么军政府的政变上台就是这个垂死的病人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就差断了那口气了。
‘皇道派’上台后已经对‘亲华派’以及一些对华友好民间团体展开迫害,搞得国内是乌烟瘴气、鸡飞狗跳,许多人选择了一走了之,走不了的也是躲避了起来,否则都将会被那些疯子似的军人给逮捕起来,搞不好还会挨枪毙掉的。这样的局势怎能不让高村信山感到悲哀。
史学家们对高村信山的评价各有不同,有人将其视为是英雄,也有人是他为投机分子。
冢木清远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这样写到“如果没有高村信山总监的斡旋与奔走,日本的最后终局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悲剧没有人会知道。不可否认的是,高村先生的确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在一定的程度上,他拯救了日本,他使得日本避免了一场噩梦样的终局。”
当军政府前来邀请高村信山出任军人内阁的总理大臣时,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断然以身体不好拒绝了。悻悻然的军政府只得将自己的老师看管了起来,说是照顾,其实也就是软禁。要不是靠着装病,以及一些过去的同僚、学生帮忙,只怕高村信山能够逃出东京都怕是个问题。
逃出东京后的高村信山一直隐居在长野的旧居中,一系列发展的局势也正如这位日本军政两届的常青藤所估计的那样,日本在政治外交和军事上全面陷入了尴尬局面。除了欧洲不疼不痒的喊了两声“和平解决问题”之外,几乎在没有谁开口向着日本了。中、美、俄三个大国纷纷打着各自的旗号开始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日本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毁灭之路。
十天前,一位来自东京的旧人造访了高村信山在长野的旧居,山水之间,面对着一片狼烟的山河,看着今年那开得格外绚烂的樱花,高村信山和这位旧人煮酒而谈。最终在第二天,高村信山就在这位旧人的帮助下,从长野秘密前往岐阜县,并从各务原市的岐阜空军基地搭乘一架‘运-10’大型军用运输机飞抵九州长崎国际空港,由那里转机直飞北京。
高村信山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自己所作的这些有什么样的意义,对于已经七十有六的他来说,个人的荣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该是去怎样帮助自己的国家从这场劫难中走出来。
中国政府对高村信山的来访显得格外重视,从国家主席到军方高层,多名中国政府领导人先后接见了这位日本友人。从大至小,从战争的结束到战争后的建设,所有的事务逐一经受分理。高村信山在北京的那两天几乎是彻夜无眠。和一众自治委员会的官员们共同商讨草案,频繁的拜会中国政府内的故交良友,和中国方面逐字逐句的商讨方案。这位老人这个时候唯一想着的就是怎样拯救日本、怎样拯救自己的国家、而且最大程度上保留日本的国家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