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清,坑你没商量 > 分节阅读 237

分节阅读 237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在这整个过程里,他们从头到尾始终在干的,也只有一件事:骂祖国,也就是大明王朝。

具体说来,就是自从有了复社后,大明王朝干点啥,就全入不了他们的法眼。

不但私下里骂,更要抓住一切公开场合,伟大光明正确的骂,比如诗会雅集,本用来娱乐的场所,就变成了大明王朝的批判会。

各类名流人物花样百出,纵酒嫖妓写诗唱词,五花八门的编排大明的不是,由此衍生出一批“名家经典”。

所谓复社四公子的名号,就是这么骂出来的。

但在张溥、张彩、侯方域、方以智、冒襄之流眼中,那“众正盈朝”的过往云烟,却正是值得他们用生命去奋斗的光辉岁月!

所以哪怕老东林被灭,这些东林二代与土豪二代,小东林们,仍然一拍即合,从此以改变世界改变未来自居,组成这个新团体,并为此不计血本的奉献。

真特么臭不要脸!

后世学者一直在争论,说这复社的政治宗旨到底是啥?

乍一看,他们说东道西,百家争鸣,各种言论都五花八门,而且好多还自相矛盾,根本就没啥统一主张嘛。

侯方域、冒襄、方以智、陈贞慧合称复社四公子,为世人推崇。

其实,复社人数近万,繁杂如过江之鲫,文章做得比四人好的不乏其人,何以就他们成了“四公子”呢?

就因为他们最狂妄,最能骂大明,自恃才高,经常在桃叶渡置酒狂欢,干别人不敢干的最不着调的事!

他们还把“六君子”遗孤请来,以示对大明的不满。

那是您没看明白。在他们那里,学术就是幌子。

他们只是靠学术来提高知名度,争取更大的朝堂发言权。

也就是说,在言论上可以百家争鸣,但在目的上必须同气连枝,攫取权力,恢复那个“众正盈朝”的光辉岁月!

所谓的科举研究,就是官场盘根错节的黑箱操作;所谓的雅集诗会,就是拉小团体的手段;所谓的千人大会,就是造势涨声望。

一群精英吃着玩着闹着嫖着,屁股对着的,始终没有离开政治权力的方向。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