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割让济南
隆庆帝连连点头,道:
“正是如此,不知爱卿有何妙计,可解此困局?”
秋收后不久就要入冬,山东此时无丝毫储备之粮,百姓得不到救助,势必发生动乱,甚至有可能因此而爆发起义。
淮州的淮阴贼还未能平定,若是山东再爆发起义,那大熙的社稷……
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朕如此贤明,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过古话说的好,当贤明的君主遇到忧愁时,总会有忠臣的臣子在恰到好处的时候为其进行分忧。
靠着“丰年预贡”这项政策,隆庆帝成功筹措到了足够的钱财,充实了国库。
但在用这笔钱财支付完了各方的军费之后,国库却又重新回归了赤贫的状态。
对于山东区域的灾情,朝廷依然拿不出钱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隆庆帝试着将“丰岁预贡”的政策推行至全国,之前这一政策只是在直隶周边的几个省份实行,因为这几个省份距离京城较近,实行起来也比较方便。
如今该政策改为全国推广,想来其收入必然倍增。
面对隆庆帝的忧愁,大熙一品大员、内阁大学士、军机重臣、兵部尚书、郭白郭子升,来了!
郭白道:“陛下勿忧,山东灾情臣有办法解决!”
隆庆帝闻言,犹如溺水之人抓住稻草,一把抓住郭白的手,道:“有何良策,爱卿快快教朕!”
郭白说道:
“陛下,如今之危机,不过是国库空虚,难以解救山东灾情。然山东之土是陛下之土,山东之民是陛下之民,陛下若放任不管,恐惹天下非议,日久必生变故!”
只不过全国推行的话,政策想要见到成效还需要一些时间。
而眼下山东的灾情却明显是等不了那么久了。
这几日,隆庆帝愁容满面,夜不能寐。
眼看十月将尽,山东秋收已经结束。
收成就不用说了,玉米大豆尽皆被洪水冲毁,受灾严重的地方折损率将近十之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