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接管
井打好了,秋天也到了,环州一地连年战乱,穷得叮当响,看州府各曹官吏的打扮就知道了,虽说薪俸不错,但环州确实穷啊,否则的话,这些边军也不会拼了命打仗,猛进地吃饭,用血肉之躯换取那微薄的俸禄养活一家老小了。
看来这民风的骠悍程度跟地域是成反比的。
也就是说越穷,越落后的地方人越实在,打仗越勇猛。
难怪,五千多种家军精锐能够在数倍于己的鏖战中撑过来,这骠悍是不容置疑的。
环州的秋天,非常好看,漫山遍野一片金黄,红花绿叶随处可见。
每过三五日便会在通远城中宴请他们二人一番,随后赏赐些宝物让他们回家。
这让奴讹和苏吃囊铭感于内,两个月后,奴讹和苏吃囊相约一起跟环州知州赵泽表明心迹,只要赵泽在环州一日,他们活着一天,就永远听命于他,绝不反悔。
得了这二人的保证,赵泽心中大定,开始着手囤积粮草,打井取水,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命令。
此时的环州城外驻扎了三万大军,城内一万,再加上分散在环州以东,木瓜堡、惠丁堡、安塞寨、木波镇、方渠寨内的守军,环州一地总兵力多达五万六千多人,吃喝拉撒不可小视。
首先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就是饮水不足,炎炎夏日不说,再加上毗邻西夏南部的大沙漠,热浪滚滚,只一阵风那热气就能翻横断山,冲入环州,由此可见,环州的夏天是异常闷热的,早晚温差很大。
但,从各村、各寨、各部落收上来的粮食简直是少到令人心寒的地步。
也不知种世衡活着的时候怎么熬过来的,打仗这么猛,粮草这么少,不会兵变吗?
其实,赵泽有所不知,这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利弊向来都是生于一体的。
环州虽然地少,粮食出产也少,但森林茂密,野味很多,种世衡平常练兵就有进山打猎这一项。
只不过种古走的太急,心情又不好没跟赵泽交代清楚,还有一点,尚健在的种家军六骁将,对赵泽有点敌视,总觉得他是渔翁得利,但,又对赵泽心存感激,很矛盾。
虽说环州府通远城建在水边,可是,赵泽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条由归德川和白马川汇合而成了马岭水是从西夏境内流过来的。
不久前,晁方禀告他说有一个营弟兄因为喝了这马岭河水腹痛不止。
经过,军中的郎中刘半仙诊断河水被人下了毒,从上游而来,想必是西夏人所为,幸好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那天起,赵泽便黄奇负责此事,在环州贴出告示,告诫百姓马岭河水被西夏人下毒不可饮用,同时,下令三军亦不可再饮马岭河水,转而发动各地驻军打井取水,军民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