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
1997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同时刊载了一篇名为《跨世纪前的亚洲经济展望》,撰稿人‘左茂彬’‘戚东’;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暴发的这个时候,这篇文章的尖锐性可想而知,报纸特别指出,这篇文章早在四月份前就上了内参,它是先知先觉,不是后知后觉……
左茂彬和戚东这两个名字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全国各地,太多人不知道左戚二人是做什么的,也不清楚左是教授、戚是毛头小子,认为他们都是什么国家级的对经济金融世界认识深刻的‘大佬’。
所有这些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敏锐预见能力,同时,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增发上千亿财政国债,降低银行利率、鼓励贷款,鼓励社会主义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大力度的提高投资、剌激国内消费市场,国家教委预计明年高校招生力度将在今年的基础上提高20%以上……
……
党校学习是乏味了一些,但确是加深理论思想认识的一个好机会,也在这一个月中,戚东和庄春华、苏小无、袁艾辰三个人建立起了交情,而丁棠和林音笑的发展也相当快,常见她们一起挽着手臂出出入入的,亲昵的倒象一对姐妹花,戚东心里头恨的有点痒痒,林音笑和丁棠关系越好,对他越不利,林音笑是个‘百合’啊,发展下去肯定会找各种机会和借口‘猥亵’丁棠的,不行!
戚东除了学习这些条例章程、参加专题讨论、相互交流思想之外,他还在关注媒体。
关于那篇《优秀教师的官僚算盘》最后竟被省报都转载了,‘某老师’的名字是越来越响亮了啊。
而这期间,城区政府关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专题又发出了好大声音,把美好的蓝图都展现在了广大市民的眼前,嗯,决心很大,魄力很足,向国民书记还接受了市广播电视台的专访,并对那篇别有用心的文章进行了‘批评’,还拿城区一片现职的‘教师官员’举例,包括他自已在内,连续一周的舆论宣传把那篇‘优秀教师’的堕落给淹没了,事实上好多人更在乎‘二中’的改革。
舆论风向又转,总之支持的声音和批评的声浪同时存在,这些向国民也不理会,他愁的是改制。
区财政过于吃紧,二中改革不是一句空话,要钱呐,基础设施建设要上马没钱上什么?主要是给那个‘柳河堤工业园’项目把区财政给挖空了,放弃不可能,但现在又要上教育事业改革,钱呢?
国庆期间,党校也安排学员们放假三天,戚东还是比较忙的,头一天就给向国民‘抓’去了。
“……东东,你做好思想准备,你可能提前从党校毕业了,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吧……”
“提前毕业?哎哟,太好了,我现在学习学怕了,毕业了好啊,您让我去哪啊?”
愁的向国民接二连三的召开临时常委会研分讨论,以前每个月两次常委会,九月份就开了八次。
八次常委会要是能拿出一个结论来也算,问题是八次会议也没有一个方向性的决策出台,无疑,这对向国民这个区委书记的威性是一种打击,新区长孙维新一直保持低调,刻意的附和向书记,其实骨子里他是等着看向国民的笑话,你不是能吗?那你干呀,我坚决服从区党委的领导,不唱反调!
眼看国庆节来临了,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十五大’要在国庆后召开了,向国民召开了本月第九次临时常委会,拍板了,再不拍板大书记的脸面没地方摆了,工业园项目与教业改革齐头并进,区财政支持的方向还是以工业园为主,教育事业改革刚刚上马,由区政府、区教育局前期想办法筹措资金,区委宣传部负责协助教育事业的改革推进工作,钱能挤就挤,勒着裤带也得坚持下去。
向国民有他的想法,你孙维新来了城区是来当区长的,不是来当我向国民的应声虫的,你既然支持我,你区政府班子想办法前期筹款去,不筹款不想办法,你就旗帜鲜明的在会议上提出意见。
孙维新的一味附和,也把自已塞进了窘境,大书记让区政府去筹款,他这个区长前期会议一味支持,这时候能唱反调吗?没办法先硬着头皮答应下来,至于挤出挤不去款那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