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新大秦帝国 第五部 铁血文明 > 分节阅读 56

分节阅读 5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秦国朝野发力谋定对赵新方略

灭韩快捷利落,秦国朝野却淡然处之。

多年下来,老秦人对韩魏两国渐渐没了兴致。韩国君臣被押进咸阳的那日,南门外车马行人如常,除了六国商旅百感交集地站在道边遥遥观望,老秦人连看稀奇的劲头都提不起来。灭韩消息一传开,秦人的奔走相告别有一番气象。无论士农工商无分酒肆田畴,但凡相遇聚首,十有八九都是各自会心地笑呵呵一句,拾掇了一个;而后便挥舞着大拳头咬牙切齿,***等着,这回教他永世趴下!其中意蕴谁都明白,前一笑说得是韩国,后一怒说得是赵国。秦国朝野人人都有预感,下一个准定是对老冤家赵国开战。

长平大战后,秦赵之间遂成不共戴天。其后数十年,赵军渐渐复原,对秦军战绩胜多败少。尽管赵军之胜都是防御性小胜,秦人依然怒火难消。尤其近两年之内,秦国又遭两次大败。尽管战败的秦军是桓老军而不是秦军主力,老秦人也是大觉蒙羞。大争天下,战场胜败是硬邦邦的强弱分野。秦军第一强乃天下公认,却在赵军马前连遭败绩,老秦人如何不愤愤然?秦人族群之特异,愈挫愈奋,愈败愈战。这种部族秉性,曾经在秦献公时期发挥到极致。其时秦以穷弱之国成军二十余万,死死咬住强大的魏国狠打进攻战,使强大的魏国很是狼狈了一阵。若非那个拼死要收回河西失地的秦献公突然死于战阵之上,秦国就此彻底打光打烂亦未可知。秉性风尚所致,立国传统所在,秦军接连被赵军击败,老秦人焉得不雄心陡起!由此,一股与赵军再次大决的心气浓浓地酝酿生成,进而弥漫了秦国朝野。是秦人都看得清楚:灭韩之战不出主力大军,为的便是以主力大军对赵大决。而今韩国已灭,秦军锐师但出,只能是对赵大战。

正当此时,秦国陡起波澜。

敢侵犯,一改屈辱无以伸展之局;其二,它全面摧毁了韩氏族群赖以立国的道德基础,打开了人性丑恶的闸门,使一个以忠直品性著称于天下的族群,堕入了最为黑暗的内耗深渊,由庙堂而官场而民间,节烈劲直之风不复见矣!两大枢纽期呈现出的历史足迹是:韩国由忠直信义之邦,演变为权术算计之邦,邦国赖以凝聚臣民的道德防线荡然无存。

然则,譬如一个老实人学坏却仍然带有老实人的痕迹一样,韩国由忠直信义之邦变为权术算计之邦,也同样带有族群旧有秉性的底色。这种不能尽脱旧有底色的现实表现是:信奉权术很虔诚,实施权术却又很笨拙。信奉权术之虔诚,连权术赖以存身的强势根基也不再追求。由此,权术弥漫于内政邦交之道,便尽显笨拙软弱之特质。由此,这种不谋自身强大而笃信权谋存身的立国之道,屡屡遭遇滑稽破产,成为战国时代独有的政治笑柄。韩国的权谋历史反复证明:无论多么高明的权术,只要脱离实力,只能是风中飘舞的雕虫小技;一只鸡蛋无论以多么炫目的花式碰向石头,结果都只能是鸡蛋的破碎。

韩国的兴亡,犹如一则古老的政治寓言,其指向之深邃值得永远深思。

韩昭侯申不害的短暂强盛之后,韩国急速衰落。其最直接的原因,便是韩国再也没有了铮铮阳谋的变法强国精神。战国中后期,韩国沦落为最为滑稽荒诞的术治之邦。韩国庙堂君臣的全副身心,始终都在避祸谋人的算计之中。在此目标之下,韩国接踵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奇谋:出让上党、水工疲秦、肥周退秦、兵家疲秦等等等等,其风炽烈,连韩非这样的大师也迫不得已而卷入,诚匪夷所思也!韩国一次又一次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直到将自己狠狠砸倒。其荒诞,其可笑,千古之下无可置评也。

忠直立国而术治亡国,韩国不亦悲哉!

春夏之交,灭韩消息堪堪传开,秦国陇西、北地两郡突发地动地动,地震的古代说法,史书多有记载。!其后,两郡又逢连月大旱,夏秋两料不收,田野荒芜牧场凋敝,牛羊马群死伤无算,大队饥民连绵不断地流入关中。与此同时,秦王嬴政的祖母华阳太后也不期然病逝了。随着突发灾难,秦国情势顿时为之一变。期间真正具有冲击力的,与其说是天地灾难,毋宁说是汹汹流言。随着饥民流入,发自山东的流言铺天盖地传来:秦国欲吞天下,此上天之报应也!秦王暴戾,逼死太后,秦若再兴兵灭国,必遭灭顶之灾!陇西地裂三百丈,秦人地脉已断,秦人将绝矣!秦国已成危邦,将大肆杀戮在秦山东人氏以泄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灾情被夸大得离奇恐怖,各种有关天象的预言、占卜、卦象、童谣纷纷流传,言之凿凿。大咸阳的山东商贾们开始纷纷离秦,朝野人心一时惶惶不安。

“欲以卑劣流言挽回颓势,山东六国异想天开也!”

韩国的权术恶风,也给历史留下了两个奇特的印痕:一个是韩非,将术治堂而皇之地归入法家体系,被后人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一个是张良,历经几代乱世,而终以权谋之道实现了全身自保的术道最高目标。对此两人原本无可厚非,然若将这两个人物与其生根的土壤联系起来,我们便会立即嗅到一种特异的气息。

天地大阳而煌煌光明的战国潮流,在韩国生成了第一个黑洞。

韩国之亡,亡于术治也。盖法家三治,势治、术治皆毒瘤也。依赖势治,必导致绝对君权专制,实同人治也。依赖术治,必导致阴谋丛生,实同内耗也。唯正宗法治行于秦国而大成,法治之为治国正道可见也。此千古兴亡之鉴戒,不可不察。秦韩同时变法,韩亡而秦兴,法治、术治之不可同日而语,得以明证也!

--(本卷结束)--

铁血文明第六章乱政亡赵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