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2
灭亡,是故并未撼动天下。今日不同,大梁居平原之地,若决河水攻之,焉能不
死伤庶民万千?果然如此,秦国纵得中原,其利何在,道义何存?义利两失,何
安天下!”显然,王绾反对水攻大梁,且将这一水战方略与秦国一统天下的道义
根基联系了起来。
厅中一时沉寂。显然,这个话题太过重大。
对大臣们高声道:“老令今日与会,是我请的。”大臣们这才醒悟,素来准时的
秦王迟会,原是亲自去请老郑国了。四人分别过来与郑国寒暄见礼,遂分别坐定
,郑国座案设在了王案之侧。及至秦王坐定,王案上已经收拾整齐,赵高早已经
利落地收走了食鼎。
“王贲上书,政为之震动。”
“老夫之见,就兵说兵。”老尉缭轻轻点着竹杖,“果然水攻大梁,王贲必
有周密铺排,断不会使满城庶民遭人鱼之灾。究其实,若是强兵之战,只怕三十
万大军耗得三五年,也未必攻下大梁城。这便是根本。若非如此,王贲何须钻进
书房谋战也。老夫倒是另一担心:果真水攻大梁,大河距城近百里,决口岂有那
般容易,得多少民力可成?期间若遇大雨大风耽延时日,只怕也得年余时光,如
秦王一叩书案,轻松神色倏忽散去,凝重的语音沉甸甸地回荡着:“大梁,
冠绝天下风华富庶,聚结天下泰半财富,非同寻常城池。能否以水战之法下之,
我等君臣须细加斟酌。水事多专,老令水家最有言权。谁有疑惑处,尽可征询老
令评判。好,诸位但说。”
“以水为兵,亘古未尝闻也!”王绾慨然道,“晋末水战,赵氏并未因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