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太上皇
刘悟透开始抓紧时间仿制子弹,他掏出衙兵赠送子弹再次拆开研究,发现子弹不需要引信,弹头就是实心铅头,分析得出仿制汉阳造88式子弹三大关键要素:一.尺寸合格的黄铜弹壳;二.无烟烈性火药;三.底火系统(帽壳)。
自家铁匠铺原料库里有一只曾经低价收购的青铜四角香炉鼎,重达二十多斤,是做弹壳的好材料。
对各种金属了如指掌的刘悟透掂量:黄铜就是纯度较高杂质较少的纯铜,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容易轧制拉伸,耐腐蚀,韧性和硬度较高;青铜是纯铜中掺杂加入少量的锡和铅,熔点低,只需八百摄氏度的高温,可塑造性也很强,但其韧性导热性防潮性均逊于黄铜,容易碎裂。
综合比较,刘悟透决定把青铜四角香炉鼎熔化后再剔除锡和铅。
锡的熔点是231度左右,铅的熔点是327度左右,青铜的熔点是800度左右,三者熔点相差甚远。刘悟透就采取最简单的熔点剔除法,先将青铜鼎磨成粉,再逐步加热,先熔化的锡和铅呈现液体先流出。
进口机床的造价吓得铁匠直打冷颤,他当场放弃仿制机械钟。
看到小镇有人热衷制造现代机械产物,爱国忧民的老秀才开始跑题教育起刘悟透,想激发下一代人的志气,便滔滔不绝给愣头青铁匠讲起了日俄战争和东亚病夫的学问来。
“前几年,1904年二月1905年九月,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生炮火激烈伤亡惨重的日俄战争,明治维新的日本获胜,从此令世界刮目相看。两大列强在我们东北厮杀鏖战争夺殖民权,本地的东北公民被当作军事情报间谍被日军泼油焚烧,大清朝廷驻军和当地群众竟袖手旁观,此等尴尬事迹传到海外,中国‘东亚病夫’的昏庸歧视称呼名扬世界,华人深为羞耻。”
“日俄战争中日本的胜利深深刺激了在日留学旅居的中国有志之士,他们汇聚东京组建了同盟会,建立革命党,想模仿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造积贫积弱的中国,医生职业的孙中山先生被推推选成为革命党的领袖,剪掉辫子的他公开要推翻割地赔款昏睡百年的大清王朝••••••。”
唾沫飞溅的老秀才越讲越小声,心有余悸,又摸了摸脑后的长辫,低声下气贴住铁匠耳边嘀咕:“镇太爷和衙兵们想用汉阳造步枪捉住几个剪掉辫子的革命党,好向朝廷邀功领赏升官发财!”
在铁匠铺,刘悟透先用稀水轻硫酸反复搓刷清洗青铜鼎的表面锈迹杂质,再猛锤击粉,颗粒越小越好。
最后在煤炭熔炉里逐步加温。
经验丰富的刘悟透掌握炉温轻车熟路,剔除锡铅与其它杂质后,准确加温到800摄氏度时,铜水倒入坩埚,又浇铸入硅六孔砂模坑里,采取除碳淬火冷轧无缝灌模。
一个通宵达旦,刘悟透浇铸出一七十多个黄铜子弹壳毛坯,最终成品弹壳直径为7.8毫米。
工艺要求精益求精的刘悟透根据测量衙兵实体子弹的数据,一丝不苟日夜抛光打磨起黄铜子弹毛坯。
一柱香的时间过去,刘铁匠造枪造钟的兴致全无,这才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终于弄清日俄战争是在哪里发生的,东亚病夫是指那个国家,革命党是革谁的命。
铁匠沉默坐椅半天没吭声,牛角镇的一个普通百姓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国羸弱腐朽又怎么样?谁敢剪辫子?谁能挺身而出,励精图治,重塑中华?这个时代的中国需要一个能力挽狂澜的一代雄主,这孙中山先生算不算一代雄主?。
自诩“能领悟原理,看透人心”的铁匠也不敢剪辫子当革命党,头脑清晰的他要养家糊口。
回去的当晚,承认造枪失败的刘悟透立即向媳妇道歉:“仿制汉阳造步枪确实太难,所需的钢丝弹簧和枪膛螺纹必须用机床加工制作,以后有条件再造,现在先造出合格的子弹。”
十月怀胎,已经怀孕八个月的一袋米受到丈夫的特别细心保护,任何事情都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且不能有负面情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