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0
太后说道:“皇上免礼,上来坐吧。碧玉,去给皇上沏杯碧螺春过来。”
“谢母后。不知母后最近的身体是否安好?”皇帝便走上方台,礼貌性的询问着太后。
“都还安好,有劳皇上挂心了”太后也有礼的回应道。
我也随即看到了皇帝的脸,我原本以为自己会恨他入骨的,可是,现在真见着了,却发觉恨意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强烈。
就这样,他们又相互寒暄了几句,突然,太后开口说道:“皇上今日哀家要和你说上一件事,还望皇上能够应允。”
“啊?”太后再一次大惊失色,追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啊?难道就是前天晚上,姜太妃寿辰宴之日?如果你被皇上宠幸过,你们就已经有夫妻之实了,又怎么能为了这点小事,就闹着要出宫呢?如果你一直不被皇上宠幸,有名无实,还可以让人理解一点。在民间,小夫妻之间尚会闹闹别扭,吵吵架的,何况是帝王家,本身纠纷就多呢。”
我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前天晚上,是上上个月十五的晚上,蝶儿因着白天睡得比较多,晚上睡不着,便趁宫人们都睡熟的时候,出去走了走,恰巧就碰见皇上了。后来,他便宿在了静心宫。那日,他也是独自一人,所以,这事便无人知晓。只是,第二日清晨,皇上让赵公公送来一碗汤药,说是补药。可是,因着蝶儿自幼体弱多病,幼年时,有一阵子被寄养在那位医药奇人刘师傅那里,每日见他摆弄草药,便也识得一些医药的气味。可巧,让我嗅出了那碗汤药中好像含有藏红花的气味,后来,让我那医女杏儿确认了一下,果真就是如此。”我面带凄凄然的说着,只是,还是故意隐瞒了一些,没让太后知道,我会医术和当时正在修炼凌波微步,以及皇帝会武功这件事。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替皇帝隐瞒,只是直觉便这般做了。
“藏红花?”太后听见这个名称后,便有些怔住了,神情变得有些沉思起来。
“是的。闻出藏红花的气味之后,蝶儿的心便沉到了谷底。这藏红花若是因为其他嫔妃拈酸吃醋,而让蝶儿饮下的,蝶儿心中还好受一点。但是,那晚,皇上是独身一人,甚至没有其他嫔妃知道他宠幸了我,所以,不会有人无故端碗含藏红花的药来让我来吃的。何况送药来的还是那个皇上最信任的赵公公呢?按照民间的说法,皇上应当就是蝶儿的夫君,多子多孙本身是有福w$w$w$.1$6$kxs.$\С\om1|6|k官方帅哥四菜一躺上传之事,但他却让我服用藏红花来避孕,让蝶儿感觉好似是在被当作那青楼酒肆中的妓女看待一般。这样看来,就算他日后再有宠幸于我,也必定是处处提防于我,并且每次都让我饮下他口中的那所谓的‘补药’,而服用藏红花过多,会导致终身不孕的。这样日子,让蝶儿过的兴致全无,心中也不再有对皇上的期待。只怕,次数多了,还会生出怨恨来。”
“哦,母后先且说说看,看儿臣能否办到。”皇帝微带惊讶的边饮茶边说道。
“这件事,皇上办是一定可以办得到的,甚至可能还甚合皇上之意。”太后微笑着,也饮了一口茶后,继续说道:“今日早上,请安之后,秦昭容留了下来,自请去紫云寺带发修行,为皇家祈福。因着秦昭容进宫这事,都怪哀家乱点鸳鸯谱,也没问皇上中意不中意,就让皇上看在哀家的份上将他留在了宫中。可能是这孩子终究还是不得皇上的缘吧,使皇上久久不愿宠幸于她。皇上可能还为难过一阵子,该怎样对待这个孩子吧。不过,感情之事,终究勉强不得。何况,皇上还身为一国之君,又怎能强迫自个宠爱自己不喜爱的女子呢?再因着上次,淑妃带着男子,在这孩子衣冠不整的时候,入了她的寝宫,这孩子性子比较烈,觉得自个已经不贞了,也无颜再继续待在宫里了。所以,哀家便先答应了,也免得皇上日后再为难了,现在,只要皇上同意后,拟个圣旨,她立马就可以启程出发去紫云寺了。”
“砰……”皇上手上的茶杯突然掉落了下来。
“皇上,烫着没有啊?”一旁侍候着的赵公公赶忙上前来,一边拭着皇帝龙袍上的水渍,一边忧心的问道。
太后闭了闭眼,叹道:“看样子,是哀家轻估了他心中的恨意,估计,只要哀家在世一天,他便不会让你怀上他的子嗣了。让他起了提防之意的可能主要还是哀家,而不是蝶儿你。所以,他才这么久以来,一直不愿宠幸于你。可能就是怕你诞下一个子嗣之后,他会受制于哀家。如此看来,若要让他宠爱于你,只怕也非易事了。也罢,虽然哀家希望过,你能得到皇上的宠爱,让他日后能看在你的份上,不再为难秦家,但是,既然实现不了这个目的,哀家也不会让你做无谓的牺牲的,今日是皇上过来请安的日子,灯会他过来时,我会和他提你出宫的事的。否则,一个女子,待在后宫之中,既无丈夫宠爱,又不能有子嗣,下场是会很凄苦的。只是,因着你和皇上已经有夫妻之实了,只怕你不能回江南去陪伴你娘,而只能对外称,你是为了给皇家祈福,而去家寺庙带发修行了。唉,也都怪哀家考虑的不周全,也是误了你一生了。”
还正说着,突然外面传来了太监的呼传声:“皇上驾到!皇上驾到!”
太后站起身,对我说道:“没想到皇上这么早就过来了,你先在这里待着,不要出去,哀家先去外间见他了。”
说完,她和碧玉姑姑一起,走了出去,不过她们并未将内间的门给关上,我透过珠帘的缝隙,仍可看清楚外面大殿之上的方台。
很快,外面传来了皇帝的声音:“儿臣拜见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