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两年之后
去年七月,更是以欲加之罪大肆抓捕党人士子,其死、徙、废、禁者达六七百人,之后受无辜牵连,罢官免职者,不可数计!
而建宁元年与刘弘在涿县共事之人,皆倒在了这两次党争倾轧之中,唯刘弘出身寒门,身世清白,且无有“行文私聚,互为援图,逼迫朝廷”之举,才得以保存此身,并在之后因县府人员稀缺,运行艰难,擢补为涿县县丞。
“子毅,你可算来了。”见刘弘推门而进,县令何明起身相迎道。
子毅即是刘弘的字,取自《论语》中曾子的那句名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不知县尊唤在下来何事?”刘弘拱手回礼道。
刘弘这才抬起头来,眼前的是一个约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正一脸紧张的看着自己。
“莫要紧张。”刘弘笑道,这青年是县中新来的书佐,是县尉陈彦家的子侄,唤作陈克。
“你可知县尊大人请我去是何事?”刘弘边起身边问道。
“不知,不知,这小人如何知道。”陈克忙摇头道。
刘弘摇摇头,知道这小子问不出什么,便道:“前方带路。”
“来,子毅,坐下来说。”县令何明笑眯眯地道。
刘弘虽满头雾水,但还是坐了下来,待刘弘坐定,县令何明开口道:“此次请子毅来却是有二事相商。”
“一来,前去两岁,北胡寇边,流民失所,其中亦有徙于本县者,望子毅好生安抚,莫要生出糜乱。”
刘弘听得更是奇怪,这本是他份内之事,何必讲将请至此处来说,这县尊怕是有什么事吧。
“二来,却是我等有事求子毅了。”何明说罢,看向刘弘,他身旁的县尉陈彦、主簿李可也投以热切的目光。
陈克松了一口气,忙开了门,带着刘弘向县尊的府邸行去。
领刘弘到了正堂门口,陈克禀身退去,刘弘推门而进,屋里已坐了三人。
分别是:县令何明,字益远;县尉陈彦,字子山;主簿李可,字思德。
这已不是刘弘两年前所搭的班子了,这两年实乃多事之秋。
自建宁元年九月,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等举事诛杀宦官不成,反被中常侍曹节矫诏而杀并夷其族,这些权宦阉官的势力就愈发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