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议策
等到申时六刻,这场浩大的入城仪式才算是完全结束,虽然废时颇多,繁琐至极,不过刘弘却认为,这是大有必要的。
接着,两人双臂环抱,四目相对,便在这冷风中爽朗地大笑了起来。
笑罢,刘弘左臂搀住贾威的右臂,其右臂却伸长指向了大军前方,然后做出一个请的姿势,扬声道:“请公彦上马。”
“明公不可……”贾威顿时反应过来刘弘这是欲要干什么,连忙摆手推辞。
刘弘却一笑,不顾贾威的推辞,拉着其的手来到了马前,复道:“请公彦上马。”
贾威见此,知此事是由不得他了,冲刘弘拱手行了一礼,便翻身下马,随后刘弘亲执马辔,走在前方,神色庄重肃穆。
“咚!咚!咚!”三声沉闷的声音响起,刘威双膝跪地,顿首三次,然后沉重地道:“喏,侄儿谨遵叔父之命。”
“好了,汝且自去吧。”
等送走了刘威,刘弘皱了皱眉头,忽觉地自己似忘了什么,俄顷,右掌一击额首,摇头叹道:“我险些忘了,彦昌这混小子不识字啊。”
楼桑亭本是开有教授亭里孩童识字的亭学的,甚至刘弘本人在涿县任主簿之时,每逢休沐之际,回到亭里,往往也会抽上些时间给亭里的孩童去上几堂课。
但奈何刘威这打小就是个闲不住的家伙,就爱逞凶斗勇,因此逃课就属他逃勤快。
随着身后的队伍开始迈着较为整齐的步伐前行,城墙之下顿时冒出山呼万岁之声,且一声胜过一声:
“大汉万胜!”
“大汉万胜!!”
“大汉万胜!!!”
伴着这山呼海啸的声音,城中百姓也开始行动,一个个箪食壶浆,殷勤备至,然士卒受军法约束,却不敢停留,但手上却一一多了些吃食,如肉干、熟鸡子、糗饼等。
这扬州偏远,文教本就不兴,现在又是战局动乱之时,哪里去寻给他开蒙的蒙师。罢了,还是等平了许逆再说吧,到时也给同来的那些楼桑子侄摸摸底。这不读书,不懂道理,难道去当一辈子的“正卒”?
申时二刻(17:30),在落日的余晖中,绣着“漢”字的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贾威骑马昂首在前,骑兵翼护两侧,而步卒则一前一后的将此次缴获的战利品与俘虏围在中间。
城墙之下,刘弘率领着剡县一众官吏、乡绅、以及城中犒军的父老乡亲分立于原野两侧,静静地站在寒风中。
等大军来到城墙根前,贾威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行礼道:“由天之幸,威不负明公之所托,大破贼营,生擒贼首许明。”
刘弘连忙大步上前,双手托起行礼的贾威,并道:“公彦,快快请起,区区流贼,以君之能,却是以牛刀弑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