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宣室对(一)
刘弘正准备做一番推辞,说些“礼不可废”之类的话,突然之间,又为天子复问,还是“吃饭了吗”这类的问题,便道:“回禀陛下……”
“嗯?”
听到台上传来故作不愉的声音,刘弘只好改口道:“回禀君上,臣在路上吃了些。”
天子闻言摇头道:“吃了些,那定是还有些饿罢,子毅,朕说得可对?”
话到此时,刘弘除了颔首同意还能做什么,况且他还真的是有些饿了,这一路舟车劳顿,不仅使人疲乏,而且吃食也是尽量从简。
“无事。”李忠平淡地回道,但面容上却浮现了些笑容,这“刘毅”在天子心中分量极重,为人又知进退,于此般的小事上,卖他个好,说不得哪一日便用到了。
接下来两人恢复了沉默,继续前行,走了一刻钟左右,方到了宣室殿,接着刘弘与李忠各行一礼,以做离别。
其后刘弘踏着玉阶(汉白玉)而上,在宫门之处于一小宦官的检查与帮助下,脱履解剑,然后才大步向殿中走去。
宣室殿并不大,装潢也比较简易,但在这南宫诸殿之中,其名气却居于前列,而其中缘故自然是因为汉孝文帝与贾谊在此殿中的那番对话了;是以在长安隳堕之后,光武皇帝便在南宫的明光殿与承福殿重建了宣室殿。
行了数十步,刘弘来到大殿正中,抬头便看到前方台上御案之旁坐着一个青年,他身穿黑色金丝的衮服,头戴通天冠,此时双手捧着一张帛卷正看得津津有味。
“那好,朕也未用膳呢,卿倒是挑了个好时候。”说罢,天子又挥手打断刘弘所欲言的推辞,并道:“好了,一顿饭食而已。”
“臣谢君上之恩。”
接着天子命一个殿中候着的小宦官去了宣室殿后面的灶室,便与刘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等一会酒食上来,又吃了一刻多钟才结束了这场家宴的前奏。
见此,刘弘连忙低下头颅,又前行数步,庄重一拜,并出声道:“臣刘毅拜见陛下。”
天子闻声放下手中的书帛,但无任何恼怒之色,反而带着些笑意道:“爱卿且起来坐下吧。”说着伸手一指左手边的长案。
“谢陛下。”刘弘恭敬地答道,接着起身向长案行去,然后规矩地跪坐于长案之前。
见刘弘如此,天子心中不由泛起些喜色,与所有难握权柄的成年帝王一般,对礼节此类事情,远要比一般帝王来得看重,但他嘴上还是说道:“卿无需如此多礼,此乃家宴,非是朝堂,也不必称什么‘陛下’,唤朕一声‘君上’即好。”
“对了,子毅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