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暗流涌动(一)
“众卿免礼,列座。”
“谢陛下!”
说完此句,诸位官员便拜舞而退,各坐回了自己的案子前;而天子此时也将目光投射下来,扫视大殿四周,至刘弘这里,微微多停驻了数秒,并于唇角处露出一个难以察觉的微笑后方道:“朕今日有一事要言。”
说罢,他朝刘弘点了点头,刘弘则立马站起,先向坐于堂陛之上的天子行了一礼,又转身向身后的诸位同僚行了一礼。
其后,朝廷之上的诸位大臣,中两千石之上者,向刘弘微微颔首示意;而中两千石之下者,则皆站起行了一揖手之礼。
在刘弘的左手上首,坐着一个姿容雅然的长髯老者,而此人就是与刘弘同号为“三独坐”的尚书令——桥玄。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氏,少有大志,任睢县功曹之时,曾检举陈明相羊昌贪赃枉法,并因此声明大震。
时逢梁冀掌权,桥玄多有讥讽之语,并弃官归乡,以表其节;后先帝掌权,桥玄复得征辟,得以重用。
先帝崩,而今上继位,桥玄入朝为河南尹,之后转为少府、大鸿鹄,建宁三年迁为司空,并于建宁四年接任许训尚书令一职。
然而这尚书令他仅仅当了不到一年,便因检举太中大夫盖升贪污一事与天子起了争执,然后两人谁都不肯认输,接着桥玄便又一次“身患重病”并上表请辞。
不同于后世满清之际被抽取脊梁骨后彻底奴化的封建官僚,在汉代,虽也是中央集权式的君主专制统冶,但站在权利金字塔顶端的帝王,对辅助其统治的封建官僚还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尊重。
比如一般上朝时官员所行的礼乃是拜礼而非跪礼,而且也不是站着听皇帝训斥,而是有专属其的席位,所谓“坐而论道”也;甚至像国家重要官员的上任,如三公,更是连天子都要纡尊下撵,躬身行礼,比表敬意。
最后天子于熹平三年重下征召,才将这固执的老头从梁国调回雒阳,并于翌年,复“尚书令”一职。
“桥公忠心体国,汲黯忧民,实乃国之良相,不过实在太过刚直。”将桥玄这位帝国长者的信息回忆了一遍后,刘弘心中微微一叹,有些惋惜,但转念便哑然失笑,这人世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自己惋惜桥玄,说不定自己也是他眼中惋惜的对象呢。
将这无谓的情绪抛出脑海,刘弘看向桥玄,想与其打一个招呼,毕竟两人以后就是同僚了,而在这帝都中,自己欲要有所作为,最终还是避不开“尚书令”,是以若有可能,最好不要与其起什么大的冲突。
然而就在此时,雄浑高庄之乐忽起,然后一个宦官高声呼道:“吉时到,陛下临朝。”
其后天子在众位侍者、宦官的簇拥之下,出现在嘉德殿之中,并坐在了台上御案之旁,接着下面的官员皆起身来到底下两排案子的空地中,趋步而拜道:“臣等拜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