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系统三国之我爹是袁术 > 第一百零七章 泾县造纸

第一百零七章 泾县造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袁耀带来500名克隆人,便直接选了最大的作坊开建,因为越大的作坊产量越高。如最小的造纸坊月产蔡侯纸20石,合每人每月0.4石。而500人的就是月产300石了,合每人每月0.6石,虽然加的不多,但量堆积起来也不少了。

这样袁耀的造纸坊成本就是500个克隆人的粮食消耗,合每月750斛;每石纸2.5斛粮食,看上去也不少了,辛亏克隆人不要工钱,不然还不知道要翻几倍。

至于造纸原料价值就比较低了,都是些稻草树皮等植物纤维,大多属于废料,成本较低。

其实,此时造纸之所以价格居高不下,主要就是因为制造工艺复杂,耗时时间长造成的人工和时间成本,再加上产量低供不应求,人为哄抬价格,所以一时半会普及不起来。

其实成本还是次要的,主要是产量问题,一直无法代替竹简成为主流。

为了能够快速形成规模,袁耀特意回了一趟庐江,抽调出500名克隆人。

在之前进军江东那天,袁耀担心会有段时间无法管理克隆人,就一次性给船坞安排出1800人的工作位置,这样只要事先准备好粮食,再设定好集结点,就可以让新产出的克隆人自动加入到这些工作当中。如此在没干完这1800人的工作前,就不必担心新出来的克隆人没事干。

所以袁耀才能安心的在秣陵养伤。

经过十多天的攻城略地,孙策、张英、张勋三人以秣陵为中心,已经连下附近11县,克隆人的日产量也从庐江时的14人/天,到现在的26人/天。

如今丹阳郡内就剩比较远的于賛县、陵阳县、黝县、歙县四地还没收服了,这四地就交给了张英和张勋,而孙策已经向东出了丹阳,直奔吴郡的曲阿和丹徒而去。

事实上说攻城略地有些夸张了,因为根本就没发生什么战斗,各县大多都是望风而降,而刘繇据说已经逃往豫章而去,彻底放弃丹阳了。

袁氏之所以被江东世家排斥,其根本原因就是怕,因为害怕所以抗拒,但当事到临头无法避免的时候,他们反而更容易选择认命,尽管可能心不服,但至少嘴上不会不服,否则就是作死了。

这也算是袁耀头一次在江东享受到了家族影响的甜头,之前全都是阻力。

……

来到泾县后,袁耀迅速选定地点开始建造造纸坊。这种生产建筑比之书院那类的大型功能建筑要好建的多,都是按容纳量来决定建造人数的,共分50人的微型作坊;100人的小型作坊;300人的中型作坊;500人的大型作坊。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