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國旗楊 > 分节阅读 93

分节阅读 9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营寨之内也已经打

淡水这个点不仅对交战的双方都非常的重要,叛军只要占据之处就能把汉军三路大军真正的截成三个部分,让汉军只能各自为战。韩遂虽然不知道张温的作战计划,但是张温的目的却是知道,那就是要在之后的战斗之中,把叛军给赶出三辅之地,赶回西凉,最后是能够把韩遂等人在西凉歼灭。

因此汉军之后就只有也只能是出击一条路可走,到时叛军就有了野战的机会。野战的地点很可能就是在美阳,到时淡水河川口这两个点就能发挥意想不到作用。而且能够把汉军分成三部,甚至十部,这正是韩遂最希望的事情。

因为若是双方各出十人,叛军定然胜利。若是百人千人,双方或许就是平手,但是万人,那就一定是汉军胜利。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战场之上的胜负毕竟不是如此计算的。当然这已经可以表明了一些问题。

那就叛军的训练和纪律一直都是比不上汉军,军队战力主要因素,尤其是大军战斗之中,纪律为先。没有纪律即便是训练也未必用心,战场之上能否完全执行命令与否,更是一个问题。这一点韩遂等人不是不知道,但叛军毕竟是叛军,组成部分混杂的多,其中光是马贼就不少,让他们能够听从命令,让他们冲就冲,退就退,已经是殊为不易了。至于让他们连平常的生活都要受到影响,却更是难入登天。若只是这些马贼,韩遂以强硬手段未必不能做到,但不要忘了那些羌人的脾气未必就比这些马贼好上一些。现在军中五层以上的都不喜欢那种处处被拘束的生活,因此韩遂努力一年,也不过是略有成效。

因此在小估摸的战斗之中,叛军不会占据下风,但是到了大军作战之中,纪律不行,自然比不上令行禁止的汉军。毕竟董卓军中已经羌人居多,但也不过是三成而已,董卓完全是以强硬的手段震服这些羌人,才让他们做到令行禁止。因此汉军在大军作战之中却是占据了一些上风。当然士卒只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将领缘故,大汉可是把天下的将领都调到了这三幅之地,将领多人牛毛,每个人也都有着真才实学之人,战场之上,那些混资历之人如何会来?在大军作战之中,按命令指挥一部作战自然是不成问题。

孙子兵法之中有言,“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就食于敌,若是能够攻陷城池,或者百姓送粮,自然是好的,要不然就只能是纵兵而抢,受害者无非还是百姓而已。在所有将领眼中,百姓不过是提供粮草的器物而已,器物损毁多少又有何人在意。至于安抚百姓,取得百姓支持那就是文官之事。将领不过是把土地打下而已。

文报之中写杨奇救两千百姓,初始董卓也未在意,后来在打开另一封信后,董卓才是明白杨奇的真正意思。

杨奇为了之后抵挡叛军可能的进攻,才要留下这着两千人,不过当事了之后,这两千人的命运,董卓就算是闭着眼也能看出来。杨奇做的这些事都是不能见光之事,如果是被人知道,天下所有士人一同唾骂,别说是杨奇,就算是董卓都顶不住。当年董卓做这些事的时候,最后那些能够活下来的百姓,也都是被人补了一下、不过当时只有董卓的兵马,至于那些外族之人,传播谣言,董卓却是不惧,没有证据董卓完全可以推的一干二净。

杨奇这却和董卓当年有所不同,这西凉叛军也和鲜卑匈奴不同,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韩遂和边章的同谋。杨奇虽然说已经尽力去抓捕那些叛逃之人,但董卓却明白,在那种形式之下,能够截住八成已经是手下士卒拼命的结果了。杨奇把淡水守将放走的意思,董卓差不多已经明白了,虽然此举有着不少的好处,但坏处也有,首先一点就是杨奇今次驱民攻城,恐怕是要被全天下知道了。

不过现在杨奇拿出了这份文报,却是一招好棋。说道这里就算是董卓,都不得不为杨奇叫好。这份军情被送到张温手中之后,张温为了显示自己的功绩,还是为了稳定朝中的人心,还是为了显示自己进攻决心,定然是会把淡水之战的过程和结送到雒阳之中。现在雒阳之中也需要一场战斗稳定人心,恐怕杨奇这一次是要名扬天下了,而且是以英雄的形象。

但西凉不同,一州之地,能够有多少将领,其中又有多少愿意跟随韩遂?现在韩遂军中万人长还不是问题,但是到了下面,那就只能是选勇力着任之,至于他们能够指挥军队到什么程度,那就只有听天由命了。

因此把汉军分开,最好是能够把汉军分的每部几千人,这种状况是韩遂最乐意见到的。现在做不到,那淡水河川口把汉军分成三部分,说不定就是日后胜败的关键一点。

朝阳鲜红如血,是不是也意味着今天定然是一个红色的一天?董卓暗道……

第一百三十八章战前一刻

淡水营寨之中,在杨奇睡去之后,经过下面士卒的半夜的努力,周围的景象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至少满地的尸体已经不见,两道壕沟也已经清了出来,下面也重新埋上了木刺。青色的木刺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

到时杨奇解救两千百姓之事想入为主的进入天下百姓心中,而且这件事进攻朝廷的宣扬已成事实,即便是日后知道真相,朝堂诸公也不会拿此事做文章。反而是散播其他言语之人,定然会被大力打击。因为这是在打他们的脸面,对士族来说,没有比脸面和名声更重要的。他们可以不做官却不能丢掉名声。

即便是有人提出又如何,到时这两千人恐怕早已不在世间。叛军大军来攻,士卒犹有损伤,更何况这两千百姓。到时死无对证,仅凭一人之言,也翻不起大浪。但如此这详细战报,却需要斟酌。毕竟杨奇能够攻陷淡水这些百姓的功劳不小,现在没有了他们,这战报要如何去写,就需要董卓来决定了。董卓毕竟是在官场和战场纵横了几十年,这些东西也只有董卓这种富有经验之人,才能做得天衣无缝。

董卓提笔沉思一阵之后再案几上奋笔疾书,很快一封战报就出现在董卓的桌面之上。正常战斗在其中已经完全变了味道,统帅杨奇更是被无限的放大,孤身冲上城墙,歼敌过百,亲自打开寨门,然后又紧守寨门不被夺回,整场战偶机会就是杨奇一个人的战斗。虽然有些虚假,但却正好符合了上面选出一个英雄的做法,而且以杨奇的武功,却也做得出来,到也不虞被人看出错处。

董卓把战报交给身边的亲卫,然后让他们快速的把战报和董卓的一封信送到美阳城中。然后命令杨定领兵前去支援杨奇,至少要在午时之前赶到,而大军则会在傍晚时分赶到,在这段时间内,杨定需要听从杨奇的命令,保住淡水不失。

命令下达之后,董卓看着那些正忙着收拾东西的亲兵,看着那初升的朝阳,董卓知道,今天对杨奇来说定然是一个难过日子,董卓已经接到细作密报,北宫伯玉带领着七万骑兵已经飞速向着淡水而来,最晚今天午时就会到达,到时杨奇将会面临一场苦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