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弦索伶仃乱世音 > 第六十二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谋杀

第六十二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谋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时租界警察局提供警察出租服务,所谓请愿警。就是客户花几个钱,租警察去自家工厂大门一站维护秩序兼当活广告。高大的阿三们特别受欢迎,心眼实在,会偷懒,但总体上比华警好打交道。

对应法租界里的就是安南巡捕,也就是今天的越南人,这个没啥好说的。坏且刁,典型的小人得志。

至于为啥叫红头阿三,百度的别信,其实就是就是“红头小三子”的意思,吴语区说话喜欢加个阿,就变成红头阿三了。

基本上华人看不起阿三,可那个时候华人自己的国际地位又高到哪里去呢?摇头叹息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一条新闻来,说是沪上某地又引入了锡克族人做门童或者保安。看了看地名应该是旧日的法租界,这首先就驴唇不对马嘴了。

=======================================================================

扯几句文中红头阿三和安南巡捕。

咳咳,上海话对现在中文最大的贡献大概就是贡献了阿三这个代名词。

英国人在沪划出租界后,出于牵制及对华人的不信任,故而引进了大量锡克人来充当交通警一职。他们身材高大健硕,加上包头后看是魁梧,大胡子看上去也比较威严。加上对英国人死心塌地。

虽然被称为阿三,但其实这批人在民间声誉倒是不错,锡克人有自己宗教信仰而从各方面来看除了必须包头外,锡克教实在是最理想不过的宗教。同样这批阿三们虽然手里有点小权,但基本不仗势欺人,手里的警棍通常也就吓唬人用很少往人身上敲。

其次,对这个事情性质,我也不多做评论,只能说市场经济,买卖公平,即便是或有不妥,但法无禁止。

平时有自己的圈子,还在沪造了锡克教的神庙,目前还在不过已经改为民居,当地老人俗称为印度庙。

大概是知道自己也是英国人家奴的身份,阿三们对中国人倒是颇为友善,而且锡克教有个非常好的教义习俗:他们的神庙是免费开善堂的,不管是谁兜里没钱了都可以去免费吃饭,当然菜都是素的。上海这个规模小人数少,所以影响不大。但香港的锡克庙在二战时却养活了很多港人,至今很多老港在说到这批包头大汉时候还是比较尊重的。

当然他们也有问题,主要是不爱干净。工部局的档案里就记载过一次阿三们的罢工,起因是英国督查去巡视他们住处的时候发现有很多虱子,一气之下罚钱。阿三们其实收入也不高,这一来就不高兴了。意思是虱子又不妨碍值勤也没咬到你英国人拼什么扣工钱?

双方一阵好闹,最后英国人妥协,象征性罚一点了事。

另外他们卫生习惯也不大好,随地大小便,嗯,不用草纸,随手捡木棍石块对付。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