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末1895看观你好 > 55决意

55决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以此来达到分田分地的政策目的。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靠分田分地的政策。才拿下了江山。

逃到台湾的那些人,怕底层的民众揭竿而起,把他们掀翻在地,喜迎王师。所以在台湾实行了375减租。意思就是按田地收税,一块田地政府要按照面积收缴。37.5%的田税。

一个拥户自己最低消耗多少土地产出?如果地主又要缴纳37.5%的税,他在将田地出租给拥户,拥户还要拿走很多粮食。

那么这笔账是无论怎么算,都挣不到多少钱,田价会变得便宜。

然后政府收购田地卖给无地农民,大家都有田种,你田出租价格高,谁去租你的田?

那怎么样可以提高竞争力?必须要降低成本。

中国的人力成本那就不用说了,其他的成本,那也是各有不同,这里就不细细的说了。

还有被外来商品冲击市场,小农破产,流民遍地,为了农人可以过的好一点。

于是有些人形成共识,得出了这个二五减租方案。

意思就是你作为一个拥户,地主,不能从你手里拿走超过25%的佃租。

能实行这样的政策,自然是有一定的背景的,毕竟台湾当局是有一定的财富储备,外国援助。

而且日本人离开留下了很多公田。

所以台湾当局才可以有足够的财政和空间来负担这个政策的实行,和人口数量,田地数目都有关系。人少,田地充足,还有钱。

所以只能有一个结果,就是自己种地,自己来交这37.5%的田税。地主自己一个人能种多少田地?自己种不过来的田地,自然就要想办法卖掉。然后卖掉的这一部分田分又会流向一部分农民。

通过政府的财政,先把这些地卖给农民,然后再慢慢的让农民还钱。

要知道,这个时代背景下,每个拥户向地主交租可能都在40%。也就是有这个40%的水平线作参考,张克在关外一开始才敢实行,收取50%的田税标准。

因为关外,毕竟张克进行了前期的开荒补助,而且关外土地肥沃,数量充足,不怕人吃不饱饭。

这个减租政策没有能够实现,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你有几个师?凭什么让地主老爷们把原来应该塞进自己腰包里的钱,粮食,白白的送给拥户们?

一些政策的提出者是希望拥户们有粮食以后,一方面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一方面这些粮食可以流向市场,降低市场上的粮价。市场上的粮价降下来。工人们吃饭自然就便宜了,工业的成本也会下降。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