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游说
这样一来,兵部尚书何鉴就不用被迫给陆完腾地方了。
如果想要逆转局面,那不但要设法阻止陆完担任左都御史,还要给陆完这个大功臣,在朝中腾出一个足以安置他的位置。
如今朝中的牌面是这样的。
外朝之中,处于权力最顶端的是内阁的三位阁老:首辅杨廷和,次辅梁储,以及垫底的费宏。
三阁老之下,就是大七卿。
大七卿为六部尚书,外加一个左都御史。
裴元在刚才的路上,已经大致把事情捋了捋。
消灭刘瑾余党和清理刘瑾新政,是现在的政治正确。
是政治赢家们,早就该展开的政治追杀,也是他们本就应该享受的甜美成果。
可惜这场盛宴,却被霸州奋起的一伙暴民打乱了。
陆完和王敞这两个关键的刘瑾党羽,一个担任着北方的兵部侍郎,统帅着前线数十万平叛大军;一个在南京担任兵部尚书,手下卫所拿捏着朝廷的钱粮要害。
基本上,这就是大明朝堂,最有权力的十个人。
裴元这个小蝴蝶虽然对大明朝局造成了些微影响,但是正德七年的顶层政治格局,并未出现太大的变化。
当今的吏部尚书为杨一清,礼部尚书为傅珪,兵部尚书为何鉴,户部尚书为孙交,刑部尚书张子麟,工部尚书李鐩,左都御史为李士实。
除了李士实由右都御史进位左都御史,傅珪因为湖广提前大捷破了他的乌鸦嘴,导致致仕,其他的都如原样。
现在礼部尚书傅珪要提前致仕,让原本稳定的顶层政治格局,出现了可以操作的空间。
大臣们虽然笃定这两位大臣,不敢在这时候行差踏错,但既然存在风险,就没必要急于一时。
所以心存顾忌之下,对刘瑾余孽的追杀,只能暂时冻结。
现在霸州叛乱结束了,王敞也已经自请去职,离开了南直隶。
陆完在清流们的沟通下,果断认清现实,决定向往日的同党开刀,吹响消灭刘瑾余党,清理刘瑾新政的号角。
现在大势如此,陆完正急于和刘瑾余党的身份切割,想要改变他的立场,已经不太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