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7
秦舒想了想,才道:“陛下不必过于担心,其实这也未必全是坏事。”
“哦?”李疆疑惑地看着他,道:“难道还是什么好事不成?”
“至少微臣能看出两点好处。”秦舒恭恭敬敬地答道:“其一,桓晨是蜀国公独子。身死之后,蜀国公固然悲痛,但也绝了后。蜀国公如今也是年过半百之人,半截身子都入了土。若说以前有心谋反,不过是为了子孙后代。现在他孤家寡人一个,就算侥幸能谋反成功,也是一代而终,他何必再行险谋反?”
“你呀,还是小看了他的野心。”李疆摇了摇头,道:“他若有心谋反,又岂会在乎无后?更何况,以他的身份,难道还怕不能过继到子嗣么?而且他弟弟桓延家里,不是还有两个儿子么?说说其二吧。”
“是。”秦舒便又道:“这其二就是,桓晨乃是郭展所杀,而郭展又是孟娜所杀。孟娜是桓晨的未婚妻,也算是蜀国公府的人。如此一来,蜀国公与雍国公的关系,必然势同水火,再不可能联手谋反。反正桓晨不死,蜀国公要反;桓晨死,蜀国公也要反。倒不如借着桓晨之死,让蜀国公将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到雍国公的身上。而雍国公也会将爱子之仇,算在蜀国公的头上。若是蜀国公胆敢起兵谋反,雍国公必会尽心竭力,为陛下阻拦他出川之路。这总比以前,两人关系暧昧,对陛下更为有利吧?”
蜀国公和皇帝之间,表面上看起来,君臣和睦,但其实暗潮汹涌。李疆听到秦舒有个师兄在蜀中,难免心中会起些疑心。秦舒急忙解释道:“当年微臣与师兄一起下山,都并不知道将来的路如何走。微臣根本就不知道师兄在蜀中,正如师兄也不知道微臣在京城一样。若非这次为给家师祝寿,微臣根本就不知道师兄身在何方。”
李疆对这个解释还算勉强满意,点了点头,问道:“他的才干如何?”
秦舒答道:“微臣和师兄从小都由师尊教导,无论武艺,还是才学,都不相上下。”
“哦?”李疆吸了口气,又问道:“那朕若是留他在京城为官,他会同意吗?”
“这……”秦舒知道皇帝动了招揽之心,可是按薛瑜的计划,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留下的。便帮着推脱道:“以微臣对师兄的了解,他为人极讲信义,既然在蜀国公府中当差,便要有始有终。”
“这倒是分析的不错。”李疆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秦舒的见解。如今四姓国公的实力,以蜀国公桓帆最强,雍国公郭援次之。若两家联手,则足以撼动整个大充王朝;但如果郭援能忠心朝廷,紧紧扼守住桓帆的咽喉,不使其出川,则对朝廷相当有利。
三年前,李疆让郭援之女,代替安宁公主远嫁塞外,使郭援心怀不满。这些年来,桓帆也致力于结交郭援,很让李疆感到担忧。如今郭展杀了桓晨,而孟娜又杀了郭展,两家从此结成死敌,李疆就可高枕无忧了。
“当真?”李疆眼中突然寒光一闪,显然是动了杀机。若薛瑜真与秦舒不相上下,李疆当然不愿意让蜀国公,得到如此强有力的助手。
秦舒顿时心中狂喜,对于他来说,师兄薛瑜无疑也是个强大的对手。不过秦舒很快就压抑住这种冲动,知道现在绝对不会是杀掉薛瑜的时候。于是道:“陛下,微臣的师兄最看重恩义。陛下这次若能饶他不死,说不定日后能对陛下大有裨益。”
“也好。”李疆知道自己刚才失态,急忙笑着掩饰,道:“不过此事还要调查,朕打算让……”他本是打算让楚王负责调查,转念又想李昌与秦舒私交甚厚,极有可能不会秉公办理,于是改口道:“朕打算让晋王调查此事,等真相出来,再绝对如何处置他。”
“多谢陛下。”秦舒再拜道:“微臣代师兄谢过陛下隆恩。”
“好啦。”李疆摆了摆手,道:“暂时先不说他。现在桓晨和郭展,同时死在京城,你给朕说说,该如何度过这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