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
刘备揉了揉脑袋,轻笑一声,小声自言自语道:“看来拿下益州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啊。”
第二天中午,刘备终于率军抵达了阳平关,虽然一路上斥候不断往返来报,但真正亲眼看到那种超强规模的大军还是把刘备给吓了一跳,他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黄巾起义的那个年代,那时候,他还很年轻……
“可恶!”
现在的刘备比起当年了没了那份冲动,也没了那份锐气,取而代之的是谨慎与沉稳,他没有急着挥军攻上,他在思考,思考着地方为何会如此布阵,那么多鬼卒塞在阳平关前面看上去确实很壮观,但那样不也把阳平关所有的优势都丢掉了吗?一路上从孟达的口中得知,这里的主将还是很有头脑的,他这样做一定有原因。
“喝!”
刘备轻轻点了点头,将孟达扶正之后两人又开始谈天说地,但彼此之间的关系拉近了许多。
“这里离阳平关还有些距离,但明天应该就能到。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个晚上吧。往后几天恐怕很难安稳的休息了。”
刘备接受了孟达的提议,就地扎营,两人在大帐中开始讨论起了明日的作战计划,孟达那一千人虽然少了点,但胜在熟知当地地形,说不定真的能派上用场。
“嗯~就先这样吧。其实那些传闻中的‘鬼卒’大军我也没见过,我们现在的一切计划说不定到了明天真正遇上他们之后都要改变。子敬还是说说今夜要与我谈些什么吧。”刘备看着整个快要被小旗子扎成马蜂窝的简易沙盘,长舒了一口气,对于那些传说中悍不畏死的“鬼卒”大军他心里很是忌惮,因为当年的黄巾军也是这样,关于这一点他可是记忆犹新,虽说现在自己带领的军队不再是以前的乌合之众,但心理上的阴影是很难去除的。
孟达神秘一笑,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好多说的,使君乃是难得的明主。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孝直早就劝过我这么做,只是不知使君是否愿意收留在下。”
关上的一声大吼响起,关下一下子迸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回应,刘备只感觉自己要被这声浪震下马去了。
巨大的响声过后,刘备的耳朵忽然捕捉到了几下金属的碰撞声,他回头一望,自己的军队中不少人都面露惧色,他一下子明白了这么多“鬼卒”呆在这里是干什么的了,虽然此举要冒一点风险,但如果成功的话那结果就是自己现在遇到的这种情况,对方几乎可以说是不战而胜。
“撤退!后退时注意防卫,退后十里之后扎营!”
刘备瞬间就做出了决定,再打下去对自己没有好处,对方没有趁势掩杀就该谢天谢地了。
看着大军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双方都悄悄的松了一口气。
刘备大笑道:“子敬多虑了,我现在可是求贤若渴,子敬若愿相助于我,那真是太好了。”
“臣拜见主公。”孟达也不含糊,长揖不起,要不是现在穿着笨重的铠甲,他应该就要跪下去了。
刘备也没叫他失望,很是配合的用双手将他扶起,说道:“子敬不必多礼,现在夜已深了,还是快些去休息吧,明日一场血战难免。你自己不也说了吗?往后几天恐怕很难安稳的休息了。”
孟达笑道:“多谢主公关心,那一切就等到夺回阳平关再说好了。”
送孟达出了大帐,刘备暗自心道:庞德公说的不错啊,这次来也只能过来摸摸底,那些家伙对我还很不信任的样子啊,能够利用的就只有法正等一些人,光凭他们还是有点人单力薄的,这次阳平关一战就是一个机会,如果办得好、打得漂亮,说不定就能让益州的百姓记住我。还有益州大族应该也是个关键,刘璋为了压制他们把益州一半的兵力都散出去了,如果能有他们全部的……不,只有一半的支持也就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