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雨沧桑 > 第 五 章 人心叵测

第 五 章 人心叵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一天屯里来了两个要饭的人。两人一个是瘸子,一个是瞎子。瘸子用棍牵着瞎子挨家挨户地串,人们看他俩可怜,都给点粮食和钱。当他俩来到二爷爷家的时候,正赶上中午的饭顿,二爷爷留他们吃了顿饭,临走的时候又给拿了一升苞米楂子,这俩人千恩万谢。

在出大门的时候,老人家看出点破绽:瘸子在出门时不小心拌在大门槛上,身子往前一踉跄,瞎子猛然睁开眼睛,顺顺当当地迈出了门槛。老人家心里明白,这两个人十有七八不是要饭的,是胡子来踩盘子(踩点)。那时候二爷爷家生活还是挺富裕的,有六亩薄田、两头黄牛,一年吃穿根本不愁。

晚上“轱辘”从外边干活回来,二爷爷把白天要饭来的情况和他学了一遍。

他拍拍胸脯说:“没事,就凭咱哥俩的一身功夫,来他七个八个的胡子还不够咱俩一扑拉(划拉)。”

“咱们不能大意,得防着点。这年头遍地是胡子,有钱的大户人家都往城里跑了。他们打不着食,就得打穷人的主意,我看这两个人是奔院子里的两条牛来的。”

要说我二爷爷,那可真是武林中的一个高手。他自小学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内功精湛,开砖劈石如同儿戏。尤其是一条十三斤重的三节棍,舞起来水泼不进,十个二十个人休想靠到跟前。

清朝末期,古镇街上的大地主郎天洞,为了威震一方请了一位自称为铁掌大侠的人在十字街立擂。这铁掌大侠功夫也十分了得,三天以内连伤吉林市九台县永吉县和榆树县境内的二十位有名的武林高手。第四天早上铁掌大侠在擂台上说:“我从关内来到关东,本想会一会关东的武林同道,学一点关外的功夫,没想到关东的武林同道功夫这么不济,太叫我失望了!”二爷爷在台下一听气得火冒三丈,登上台后,只三拳两脚就将铁掌大侠打下擂台,使郎天洞的阴谋没有得逞。为了躲避郎天洞的报复,二爷爷领着全家搬到了黑龙江省五常县山河屯镇常山屯。

中华民国初年,张作霖大帅拉杆子立山头时,东北遍地起胡子,那时候的胡子都是些老民人(汉族人)。这些胡子杀人放火,打家劫舍,闹得老百姓人心惶惶。

有一天屯里来了一位闯关东的山东“轱辘”(东北人称锔缸锔碗的人)。这个人进屯后,脸色非常难看,两个眼睛布满血丝,站在屯中刚喊了几句“锔缸、锔碗——锔火盆”,就摇摇晃晃地栽倒在地上。屯中的人以为他是得了什么瘟病,吓得远远地站着不敢靠上前。

二爷爷此时正在家中牛舍清理牛粪,听到人们议论说咱屯来了个“轱辘”,可能是得了什么瘟灾病,躺在大道上快不行了,大伙得想法把他搁屯外去,要不传染上咱屯的人那可了不得。他心想这是人命关天的事,如果此人得的不是瘟病,势必白白葬送一条人命,于是扔下手中的活奔大街而去。

那天夜晚是个月黑头的天,整个屯子漆黑一片。风吹得窗户纸“鸣鸣”地响,树林里的猫头鹰发出像老人干咳一样的叫声。屯子里出现了一伙人影。

院子里的半打小黑狗“吠吠”地抽起了鼻子,二爷爷说:“来了。”于是束紧了板带,拿着三节棍坐在炕头的窗户下,用手指把窗户纸捅开一个窟窿。“轱辘”拿着把镔铁单刀坐在北炕沿上,紧张地听着外边的动静。

来到大街后,只见这“轱辘”已两眼紧闭,口吐白沫。二爷爷到跟前弯下腰一摸额头,这额头热得烫手,用手一搭脉知道此人得的是风寒,病得不轻。于是就把他背回了家,安置在西屋的炕上。

二爷爷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还会一点中医。先给他喝了一碗热姜汤,然后自己配了药方打发儿子到山河屯镇上的药铺把药抓了回来。经过精心的调治,“轱辘”在第三天的早上苏醒了过来,跪在炕上给二爷爷磕了三个响头,并发誓说:“您的救命之恩如再生父母,我今生一定要想法报答。”

两人细细地一唠,二爷爷得知此人也是一个武把子,是水泊梁山好汉大刀关胜的后代,家住山东梁山县关家庄,家中还有妻子和三个女儿。去年山东地界大旱,三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梁山境内的百姓四处逃荒。“轱辘”把妻子儿女安顿在老丈人家,仗着自己有一手锔缸锔碗的好手艺,只身一人来闯关东。不想来到这里得了风寒,晕倒在屯中的大道上。

二人都是武林之人,这话越唠越投机,相见恨晚,当夜就撮土为香结拜为兄弟。

“轱辘”人虽然长得单薄细两的,却很勤快,也很能吃苦。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每天早出晚归走屯串户招揽生意,钱自然没少挣。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