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风雨沧桑 > 第 四十六 章 热情乡亲

第 四十六 章 热情乡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石家在东大河边有二十多垧好地,这李二虎早就眼红,多次提出要和石家换,都被石大爷拒绝,李二虎怀恨在心。一连三年青苗起来的时候,李二虎就收买四外屯里的一些无赖晚上用锄头把青苗铲个溜光。石大爷一气之下把李二虎告到警察署,警察署说他没有证据而不予受理。

石大爷的两个儿子都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一怒之下,召集了石家的族亲们把李二虎好顿揍。事过第二天,上营山林队来了二十多名警察,把石家哥俩和其他几个族亲都抓到山林队,告诉石大爷这些人都是胡子,是反满抗日分子,扬言要把他们交到日本宪兵队。

这些人交到日本宪兵队那就是死路一条,石大爷的老伴急傻啦。石大爷没办法,只好求李二虎看在老祖宗是拜把子兄弟的份上放他们一马。李二虎说:“放一马可以,我可以叫我小舅子网开一面,但是得需要钱上下打点。”石大爷家虽然有些地,但也没有什么钱,只...[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我们回到了黄鱼圈,赵四爷的家已不像以前那么热闹了,全家的族人们都在为共产党打土豪的事犯愁,不知哪一天打到自己的头上。看样子赵四爷对我参加工作队挺不满意,脸沉沉地简单问了一下工作队的情况后就再没唠别的。

在黄鱼圈住了两宿后,我就风急火撩地赶回了正阳村,把玉莲留在了黄鱼圈。

自打龙向海死后,正阳地区的土豪恶霸们惶惶不可终日,有些人把家中值钱的东西收拾好,准备往南边跑。

正在这时工作队接到一项任务,要为部队征集一批军粮,这批粮食从哪出,自然要出在那些有钱有粮的大户人家。说句实在话,那个时候的有粮大户人家,照共产党工作队都打怵,一般你下达的指标,他们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也不敢不完成。在正阳地区,别的大户都按期完成了工作队给下的指标,单东安屯的李二虎一粒粮食没交。工作队问他为啥不交,他说“没粮”。他真的没粮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驻了东安屯。

这东安屯是一个大屯,当时就有一百多户人家。李二虎家在屯子中间,七间正房十二间厢房,四面有围墙,墙角有四个小炮楼。论名声他没有龙向海大,但论家产要比龙向海多得多。东安屯的东山、南山都是他的山林,南沟、西沟的肥田沃土又都是他家的,在东安屯一百多户人家中有一半是他的佃户。这样一个大户人家说家中没粮谁能信啊!可我们到了他家后,他家的粮仓确实是空的,猪圈也是空的,李二虎的老婆说:“人都没有吃的,哪有粮喂猪啊?”

晚间的时候,工作队的多数人回到了正阳,我和刘庆林留在东安屯住在了屯中最穷的人家石大爷的家。这石大爷老伴早年去世,他领着两个儿子过日子。对我们住到他家,石大爷非常高兴,他说:“就冲你们扳倒了龙向海,给我们穷人出了口气这件事,我赞成你们。到我家好吃的没有,粗茶淡饭还是少不了你们的。”

吃晚饭时石大爷背着我俩偷偷杀了一只鸡,炖了满满一瓦盆,我说:“石大爷,您这可是多心啦!咱们都是一家人,您这是干啥呀?这鸡眼看就要下蛋了,杀了多可惜?”他说:“可惜啥呀,一只鸡值几个钱?你别看我家现在这个样子,以前咱家也是说得出的人家。”我们连吃连唠石大爷给我们讲起他家败落的事。

这石大爷的老家是山东潍坊。那一年山东闹蝗灾,石大爷的老祖宗和李二虎的老祖宗结伴来闯关东,老哥俩在临行时就拜了把子。来到东北后,看到东安附近山青水秀物产丰富,就在这扎下了根。老哥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在二十年里都有了自己的土地,那地是用镐头在荒草甸子中硬开出来的。

两个人生活安定后,都从山东把父老妻儿接了过来。当时的东安屯只有五户人家,他们两家是这屯的大户。

随着时光的流转,到了满洲国的时候,李家的当家人李二虎说了房好媳妇,他的小舅子在正阳当山林队中队长。这一下石家就不能和李家比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