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野外生存(完)
“来来来,把装备卸下来好好休息一下。兵站里已经做好了饭,休息一下就吃饭去吧。”队长挨个的拍着我们的肩膀说着。
“不错嘛你们几个熊兵,你们是第一组到达的,提前了将近五个小时。”伍阎王看着我交给他的B目标点和C目标点的任务包,眼光里满含着嘉许。
“拉倒吧中队长,我们现在就想赶快吃点东西然后好好睡一觉,夸我们?等我们缓过神来的吧,这会听表扬没精神高兴呢还。”我们四个苦着脸看着伍阎王。
到了晚上十一点,全部十一个小组都已经按时赶到了D目标点。这个成绩让教员还有队干部们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晚上十二点整,我们登上了来时乘坐的直9—。
就象狂风卷落叶一般,我们把一整片荠菜都给挖了个精光,然后志得意满的回集合点去了。
结果回到集合点一看,许东风和龚力都已经回来了,带回来的居然是一大堆的青蒿。
青蒿又名香蒿,为二年生草本。明代姚可成汇辑的《食物本草》卷首“救荒野谱-青蒿儿”中说:“食茎叶。即茵陈蒿。春月采之,炊食。”清代周岩在《本草思辨录》中说:“青蒿有三种,一白色,一黄色,一青色……”白蒿,即茵陈蒿,可食,鲜嫩不如青蒿;黄蒿在刚拱出地皮时长得相似青蒿,比青蒿稍黄,棵梗健壮更有野性,其气味浓烈,幼苗可喂羊,猪不吃。
恩,收获很是不错啊。我们四个人立刻动手开始挖行军灶。首先在地上画了一个比盆地略大的圆形,然后向下直挖,挖出火坑,再在迎风的一面挖出一个宽阔的堆料口,在另一面仔细地挖出三条长长的散烟道,并拿带叶的树枝将散烟道盖好。这样就可以保证烧火的时候不会有浓烟散出,也算是达到了一定的隐蔽要求。接下来就是把挖开的边缘加上一点点水用手磨得平滑些。这可是为了保证烧火的时候火力能够的的传到锅上。别看我们这么加水抹平似乎是无用功,实际上加火一烧,这火坑的壁一干,无论加柴也好,还是撤掉多余的灰也好,都是很方便的,还不怕火被周围掉下来的土给压灭了。
没过多久,我们四个人就吃上了一顿炒青蒿、炒蚂蚁加荠菜汤的丰盛晚餐。
“终于可以回去了,好怀念睡在床上的感觉啊!”我把枪抱在怀里往座位上一躺。
“还有食堂的白米饭和大肉包子!热腾腾的那种!”龚力补充了一句。
大家都笑了起来,然后迅速了梦乡。直升机的颠簸和轰鸣声对我们都几乎没有了影响,我们,太累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后,我们把剩下的蚂蚁和野菜装好,开始起程赶往最后的集结地——D目标点。
这一天的行程倒是很顺利,一路上都没有再遇到需要涉水及攀岩这样的麻烦事。
其实这倒不是因为教员和队干部良心发现给我们舒服些。在经过前面一天两夜的折腾之后,长途跋涉的疲劳和缺少食物的严峻考验已经让我们几乎达到了一个生理上的极限。最后一天这四十公里的长途行军本来就是对我们的很大考验,如果再弄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阻碍,我估计会有不少组都被彻底折腾趴下了。
在当天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四个人终于筋疲力尽兼饥肠辘辘的的赶到了D目标点。这见鬼的D点居然是一个兵站,教员还有队长、伍阎王他们几个正笑吟吟的每人搬着一张小马扎坐在兵站门前的空地上侃着大山……
看到我们四个跌跌撞撞的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立刻跟兵站里招呼了一声跑过来扶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