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国家卫士 > 分节阅读 56

分节阅读 56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钢想得很远:“我们只是起步,和日军士兵的军事文化素质相比,还有差距。”

俞胜华也有同感:“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就象杜甫诗里写的那样,润物细无声,没有十年八年不行。现在是速成,先学些急用的。”

三大队是新建部队,整编时只是搭了个架子,连队缺额、直属队骨干少,还要负责组建县乡武装,屯楼是新区部分乡村报名参军不太踊跃,刘铁很是焦急。

三连长孙祥说:“招兵不能只靠动员,要大家都自愿,谁都知道上战场有生命危险。民主政府应该颁布类似兵役法的条令,规定每户三丁抽一或二丁抽一,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刘铁苦笑一声:“说的有道理,但这里是新区,民主政权刚建立,有些事恐怕一时做不到。”

战医院,指指医院墙上挂着的人体解剖图、药房里的药:“认一下吧,什么病该吃什么药。”

有个民兵嘟囔着:“哪能人人都象陈大夫这么有学问,我们只要会打枪就行。”

朱钢听了也不反驳,叫来一个卫生兵,“打仗免不了负伤,部队有医疗队连里有卫生兵抢救伤员,但受伤后第一时间是战场自我救护,就是自己为自己包扎伤口。支队给每个战士发卫生包,主要是绷带,卫生兵给大家讲讲自我包扎。”

卫生兵说:“自我包扎只是简单的救护,主要是止血,不然血流太多生命有危险。”民兵都注意地听着,血流得多会丧命这个理大家都懂,“包扎伤口先大致了解人体构造,人的血管有大动脉小血管,止血先止住大动脉出血。人的大动脉主要有……”卫生兵这样一说,民兵又傻了眼。

回到训练场,朱钢找来两个人介绍道:“他们一个是排长一个是战士,要求战士至少说五句军事名言,排长说两个东进支队运用战术打鬼子的战例。”

下乡的工作组来报告:“一个山寨有股土匪,三四十人,就是不服从抗日政府。”

“是汉奸吗?”刘铁问

“汉奸倒也不是,鬼子来一枪未放就跑了。他们把周围七八个村看作是自己的地盘,不许地方政府去征粮,只说和八路军井水不犯河水。”

一连长朱大虎皱着眉说:“对这些既不是汉奸也不抗日的民间武装要慎重,处理不好会影响一大片。”

战士说:“孙子曰,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三十六计第十五计:调虎离山,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

排长眉飞色舞地叙述:“前一阵攻打康源和屯楼采用围三缺一的战术,三面包围故意留一面,鬼子从一个城门逃走,八路军顺利占领县城。部队在日军逃跑的路上设伏,消灭鬼子一个多小队……”

朱钢微笑着说:“怎么样,知道文化的用处了吧,打鬼子不是简单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得掌握先进的武器,比智慧比战术,这些都要有文化。”见民兵个个低着头不吱声,有的露出茫然的神色,又说:“没文化不要紧,只要肯学,这位排长参加八路军时大字也不识几个,现在已经指挥一个排,说起战术头头是道。”听了这话,民兵们振作起来。

从此,文化干事讲解《中国古代军事名句摘录》和《战场注意事项》,民兵个个全神贯注,朱钢还安排张华堂到几个乡讲解军事常识。

经过训练民兵的军事技能大大提高,一些不识字的也会说几句兵法,讲几种战术。张华堂说:“他们不再是只想报仇的楞头青,算得上准军人,这种现象只有在八路军的根据地才能实现。”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