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一曲惊人
此言一出,立时便有女子拍手叫好,众人看去,正是曹端怀里的香桃。其实,自古美女爱英雄,又何尝不爱才子呢?曹端上次的表现在香桃以及她身边的姐妹们看来,已经是很够英雄的了,但香桃情人眼里出西施,哦,应该是出苏轼才是,他觉得曹端的一言一行,无不充满着哲理和诗韵。这时见到有机会体验下曹端在这方面的实力,她又岂能不拍手叫好。“这样好了,若是谁无法成诗,自罚三杯好了!”说着此言,她却将目光指向了对面的蔡攸。事实上,蔡攸随着赵佶来到这矾楼已经多次,大家已经知道他的底细,一个二十三岁才勉强考上秀才的人物,胸中有多少货色,她们这些饱读诗书的才女又岂能不知呢。
不过,蔡攸却低调得可以,也厚颜得可以他仿若看不见香桃的目光一般,将目光转向了赵佶。
赵佶的眼中闪过奇异的光芒,笑道:“那孤就抛砖引玉,先来一曲。”说完这句,他眼中的神色就变得更加奇怪了,似乎是笑,又似乎根本没有笑——
“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起来,不过这次显得淅淅沥沥的,比起白天的时候,不知道温柔了多少。众人心下大概都有那么一丝庆幸吧,白天那样的大雷雨还不把眼前这位娇娇滴滴的大美人吓成一团泥了。他们却忘记了,李三娘虽然娇娇滴滴,但她的白天和大家的白天都是一样的,都经历了一场*,但现在却还是好好的,并没有任何变成泥的迹象。
她的脚步似乎很稳,但又似乎很可能马上跌倒似的,虽然并不是一瘸一拐,但却是一晃一摇,虽然优雅,但足以惊心。
“大家也都是才到,三娘不必多礼。”率先清醒过来的依旧是曹端,他的声音也将这些神游天际的男人们的幽魂带回了人间。
对于曹端的清醒,李三娘这次倒没有显出格外的惊诧,她只是缓缓地凑近,用那飘香的衣袖轻轻拂了一下曹端的手臂,发出她的天籁之音,“曹大官人体谅,奴家感激不尽。”
众人眼睛都瞪成了鞠球那么大,他们很难想象,平日不管和谁说话,总是至少站在三尺之外的李三娘竟然会主动去拂一个男子的手臂,一个个都不由“咕咚”一声,暗暗吞了一口唾沫。
曹端却心下暗凛,因为他的手上不知不觉间,竟多了一张纸条。对于这张纸条,他没有什么好警惕的,他所警惕的是李三娘的动作,能够在众目睽睽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张纸条塞到自己手上的女子显然不会缚鸡无力的。何况,她的动作又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从容。
又随意地和赵佶、王诜等人应酬几句,直到众人神魂颠倒,将方才升起的一丝对曹端的嫉妒之情都丢到爪哇国去了,她这才又微笑道别。
美人芳踪已去,大家的生活还是要继续,何况,眼前也是美酒佳人万事俱备,实在没有嗟叹的理由。这时,挂在端王身上的美人发话了:“大王,都说你风liu无双,诗才超群,难得来矾楼一次,何不赋诗一首,以资日后念想呢?”
这时代青楼赋诗的事情实在不少,且不说“奉旨填词”柳三变这种专在青楼从事文学创作的,就是当今的词坛泰斗清真居士周邦彦也是经常游弋在勾栏之间,谱写出不少传世佳作,赵佶作为年轻一代中最有可能超越周邦彦的大家,被如此要求也是情有可原。
当下,赵佶笑道:“也好,不过今日既然大家是同乐,在座的诸位何不各自献诗一首,以咏良时?”他口里说着“在座的诸位”,眼睛却不自觉地朝着曹端一个人盯去。事实上,他曾经听王诜说起过那句“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觉得这四句虽然不成曲调,却朗朗上口,虽然通俗易懂,却饱含至理,是以对这个曹大郎的深浅更是好奇,很想借此刺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