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怀才不遇的奇才
“林兄大才,日后诗文传天下,千古犹传诵,小弟愚钝,万万不及万一。今日有缘相见,二弟,你我一起敬林兄一杯,日后林兄大作传诵天下之时,莫忘记小弟今日之言。”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林升被石靖宇的一番话,说得信心十足,感觉石靖宇慧眼识珠。
秋无痕虽然不知道林升是什么人,可是见石靖宇这样说,感觉是不会错的,就端起酒杯三人共饮起来。这位林升,果然腹有诗书气自华,虽然尚在年轻,缺少磨练,不过见识不凡。
林升和石靖宇二人,谈论当今时局,石靖宇故意让秋无痕和林升多交谈,二人居然相谈甚欢。林升对朝廷极为不满,秋无痕也是满腹的牢骚,认为朝廷,放任金兵劫掠,偏安一隅,两个人谈到兴致勃勃处,举报痛饮不已,似乎已经忘记了还有石靖宇这个人的存在。
酒酣耳热之余,林升又把自己是诗文拿了出来,让秋无痕和石靖宇看,秋无痕和石靖宇自然是交口称赞,言道乃是明珠蒙尘。
林升也不去管石靖宇和秋无痕是否饮酒,径自就痛饮起来,秋无痕微微蹙起眉头,看了这个文士一眼,似乎诸多不满。
“林升,林升……”
石靖宇暗自在心中念叨着这个名字,似乎有印象啊,他忽然一下子想了起来,这个人不就是那个历史上有名的林升,做了一首著名的诗。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虽然林升的诗并不多,不过这首诗可是精品,十分经典的描述出当时南宋在临安的情景。
石靖宇肃然起敬,林升此时看起来并不得意,他这种人,对时局不满,又没有什么办法,以后也不会得意。因为朝廷对这种满腹牢骚,动不动就针砭时局的文人,采取了一个办法,就是雪藏。不用你,让你自己为衣食忧愁去吧。
林升能够写出那样传诵千古的诗句,自然胸中有大才,不过他生不逢时,终于籍籍无名多年。
“林兄何必伤感,想林兄不过一时蹉跎于此,异日必有一飞冲天之时。林兄大才,终有一天,天下无人不识君!”
林升的眼睛一亮,看着石靖宇道:“不成想贤弟年纪虽小,有此等见识,林升异日必不负此言。看贤弟的样子,相比也是才华横溢之人,我这里有一拙作,请二位指教,未知意下如何?”
石靖宇急忙摆手,虽然他是穿越过来的,唐诗宋词知道的不少,但是也得看穿越到什么时候,如果是秦汉时代,他还可以装一把B,在这里装B,纯属找雷劈。唐宋时期,可是历史风最盛的时期,而唐宋八大家,宋朝就占了六个位置,可见宋朝的水平。
他一直也没有想过,可以在这个时代靠文采出众,老老实实的搞他的小发明。听林升要请自己指正诗文,那可是问道于盲了。虽然说在二十一世纪,他也曾经发表过几篇文章,可是在人家林升的面前,何异于孔夫子门前念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