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个被告想起自己接受预审时都是单独受审,今天怎么三个人同时进入一一个审讯室?他们望着三个法官,都有着不明真相的惴惴不安。
古诺尔先作自我介绍,再介绍向哲浚和布雷布纳的身份,然后说:“今天,让你们三个人同时接受审问,是就广田弘毅出任冈田启介内阁外务相时,提出三项原则的问题,查清楚各自承担的责任,希望你们抱诚实态度。具体说,三项原则是怎样产生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造成怎样的影响,你们三个人各负有多大的责任,广田你先交代。”
重光和荒木表情平淡,广田则诚惶诚恐。入狱以来,不祥的预兆,像难分难舍的影子一样,总是紧紧跟着他,他抑制着自己的惶恐不安心情,说道:“三项原则是一九三五年十月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中国应彻底取缔排日,并应抛弃依赖欧美政策,采取亲日政策;中国终应正式承认满洲国的独立,暂时可以对满洲国作事实上的默认,反满政策自应放弃,华北与满洲接壤地实行经济、文化融通与提携;来自外蒙和苏联的赤化是日满华三国的共同威胁,中国应依日本排除威胁的希望,在与外蒙接壤地带做各种合作设施。并附有《附属文书》,规定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保持密切联络,共同实现三原则,共同操纵华北地方政府,使之升华为日本附属地。产生三原则的原因和目的,是针对中国对日本的威胁采取的措施。因为三原则没有得力的措施贯彻执行,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有问题,其主要责任在我身上。”
向哲浚对广田的颠倒黑白提出质问:“广田的交代似是而非!究竟是中国威胁日本,还是日本威胁中国?这里有必要回顾一段历史。”
他说,一九三四年秋,日本以保卫伪满洲国的安全理由,擅自出兵中国华北地区,也就是由被告梅津美治郎为驻屯军司令官,率领三个师团和一个旅团非法进驻中国华北地区,并不时地与中国驻华北军队发生武装冲突。事实证明,是日本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为了防止事态发展和扩大,曾经有过妥协,就是一九三五年七月六日,由中国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美治郎签订协定,史称《何梅协定》,其主要内容是中国允许日本在华北驻军,中国政府取消在河北省、察哈尔省、北平市、天津市的党政机关,撤退驻河北省的军队,撤换日本方面指定的上述两省两市的中国军政长官,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麦克阿瑟淡淡他说:“那你们对这两个人重新起诉吧!”
基南终于明白了,禁不住想起一月十九日上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成立大会上,一个日本青年粗声粗气宣布退出会场的情景。后来经币原喜重郎首相派人调查,这青年人名叫广田文太郎,是一名大学讲师,广田弘毅的孙子。他回忆到这里,耳边又响起麦克阿瑟的声音:“你这位先生对我的讲话很反感,或者说感到很刺耳,是吗?既然如此,你可以退出会场,你有这个自由。你的反感,一定是你的亲属中有人是战犯,或者是被清除对象,甚至你本人就是被清除之列。”当币原答应负责调查那青年是什么人时,麦克阿瑟却说得冠冕堂皇:“不必了。从哲学观点看问题,被人反对并非完全是坏事。”
基南扪心自问:正直是什么?正义是什么?真理又是什么?他越想越糊涂。
夏大的雨来得快,停得也快。雨停,基南告别麦克阿瑟驱车返回国际法庭。他把古诺尔请来,研究重写广田起诉书的事。古诺尔大惑不解:“对广田的诉因已多达三十二条,凡是法庭掌握到的有关他的罪证全写上了,为什么还要重写?”
基南毕竟是美国人,他回避了麦克阿瑟的插手,说道:“广田历任日本外务省情报部次长,欧美局局长,驻荷兰、苏联大使,斋藤实内阁外务相和冈田启介内阁外务相,首相兼外务相,以后又出任近卫文麿内阁外务相,对他的诉因决不止三十二条。请你审问与广田担任上述职务时的有关被告,要他们进行揭发。”
“哪些被告与广田的犯罪有关?”古诺尔问。
基南说:“广田出任斋藤实内阁外务相时,重光葵是外务省次官,荒木贞夫是陆军相;他出任冈田启介内阁外务相时,重光葵还是外务省次官;他出任首相时,永野修身是海军相;他出任近卫文麿内阁外务相时,贺屋兴宣是大藏相。你就让重光葵、荒木贞夫、永野修身、贺屋兴宣四个被告揭发他。”
古诺尔问:“让他们面对面揭发,还是背靠背揭发?”
基南沉思着说:“还是面对面揭发好,既可以使揭发的事实得到广田的当面承认,也可以激起被告之间的相互揭发,揭发的重点放在广田提出的旨在加紧侵略中国的三项原则,炮制华北政务委员会,以及发动卢沟桥事变等三个方面。”
五月十六日上午,古诺尔会同向哲浚和布雷布纳,以及记录员、日语、英语、汉语翻译各二人,在第十四审讯室,先让重光葵和荒木贞夫揭发广田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