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此外,电脑专家、心理学家、爆破专家也紧急行动起来,协助破案。当然,警方深知,恐怖分子以世界贸易中心为爆炸目标,定是与美国及纽约有着“深仇大根”,否则,是不会下此毒手的。216隐身大亨本·拉登
那么,当今世界,谁与美国有着如此“深仇大恨”呢?
破案人员首先想到前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由于美国在前南斯拉夫的冲突中拉偏架,袒护克罗地亚和波黑穆斯林,对塞尔维亚人大打出手,早就在塞族引起公愤。南斯拉夫激进党领导人塞塞约就曾对美国发出过多次威胁,而布什政府也把塞塞约列为“战争罪犯”,塞塞约多次表示要复仇。塞族军事指挥官姆拉迪奇就说过,他要把战争运河引到美国。当然,当真要与美国打仗,只怕也不容易。不过,如果他派出一些恐怖分子,到美国兴风作浪,制造混乱,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波黑驻联合国大使就说,塞族完全可能采取一些行动迫使美国人少管闲事。再说,第7个打进电话声称对爆炸负责的就是一个自称为“塞尔维亚解放阵线”的人。不过,这一说法立即遭到塞裔美国人组织的反驳。该组织的发言人称:“随便哪个傻瓜都可以拎着电话声明与爆炸有关。”
爆炸案发生后翌日,又有一个以前闻所未闻的组织自称事件是他们做的。一个名为“解放圣地伊斯兰军”声称,是该组织放置的炸弹,抗议“在阿拉伯半岛内的伊斯兰遗址遭占领”,又时值正在美国服刑的拉赫曼释放出狱,于是,相关的推测与谣言更是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
3月2日,《纽约时报》收到了一封署名为“解放军第五连”的信件,觉得恐怖分子可能来自中东。因为信中扬言,除非美国答应他们的要求,包括终止与以色列合作,否则,他们就要对美国的军用和民用设施继续进行攻击,连核设施也不能幸免。
消防队紧急出动,一半消防人员集中到世界贸易中心,数百辆消防车、救护车和儿十架直升飞机到达现场,进行灭火、救人。消防队员搭起了云梯,直升机则在大楼顶层盘旋,将那些困在顶层的人们救出。由于指挥有力,虽然被困人员成千上万,但世界贸易中心内未出现太大的混乱,这为抢救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9个小时后,直升机救出了最后一批人员,他们是困在电梯里的8个残疾人。经检查,这次爆炸造成5人死亡,2人失踪,1000余人受伤。如果仅从人员损失来说,这次爆炸损失甚微,同发生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恐怖案件造成的伤亡相比,不能同日而语。
但是,从物质损失上讲,损失多大就难说了。大爆炸摧毁了世界贸易中心大楼的整个动力系统,主楼已经无法进行正常办公,而且,清理现场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动力系统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大楼被迫关闭。
据估计,爆炸造成了6000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商业损失高达3亿美元,如果再算上停止开放一个月带来的损失,那么,这次爆炸造成的损失将超过10个亿。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来说,10个亿并不算什么,只当是国会多掏出几个亿对某国反政府武装进行了援助。但是,这次大爆炸造成的精神损失对心高气傲的美国人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长期以来,美国以天堂著称,虽然恐怖主义肆虐天下,但美国人总认为炸弹不会扔到美国。现在,这个美梦一下子化为镜中花、水中月。纽约州州长寇姆惊呼:“这是恐怖分子有史以来对我们的首次袭击,从现在起,美国再也无法逃脱这一灾难。”
要在世界贸易中心炸出这么一个大坑,炸弹量恐怕有500磅—1000磅。
爆炸一发生,美国各界立即做出强烈反应。正在日本进行工作访问的纽约市长,听说世界贸易中心发生爆炸,立即与克林顿总统通话,讨论善后事宜,并中止访问回国。善于捕捉新离题材的美国舆论界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对爆炸案进行大炒特炒。
有的媒介说,大楼的安全系统本来就不符合纽约州的安全规定,有关部门几次提出整改措施,但主管大楼的纽约市和新泽西州港务局就是充耳不闻,因为它们并不属纽约州管辖。也有人说,中央情报局早在7O年代就把世界贸易中心列为重点目标,认为它具有重大的打击价值。
据说,曾任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的英曼指出过:“如果有人想搞一次令全球瞩目的恐怖活动的话,那么,世界贸易中心是最佳目标。”为什么?“因为你只要看看谁将是遇难者就明白了。”可是,中央情报局的警告被当作了耳旁风。世界贸易中心并未采取特别的反恐怖措施。究竟谁是这个爆炸案的元凶?难以想象。追捕
纽约市警察局在爆炸发生后的24小时内竟接连接到四个电话,均声称对此事负责。接电话的警察不敢怠慢,每一个电话都进行了录音,并逐字逐句进行处理,指望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或者从中找出真凶。结果当然是令人失望的。联邦调查局紧急行动起来,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空前的调查活动,其规模足以令联邦调查局此前的任何一次行动黯然失色。
为了追查真凶,弗里奇局长亲自坐镇,在华盛顿成立了指挥中心,并向全国发出了标志着最高行动状态的“红色密码”,要求各地协同,提供线索,联邦调查局当天即向纽约增加警力。中央情报局的反恐怖中心也行动起来,热线立即开通,并向世界各国发出求援急电,要求各国提供各恐怖组织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