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溱点点头,又道:“小妹,二哥昨日所言,想必你也未曾忘记。日后小妹在宫中,凡事只要自己多多留意,总也能防患未然,不需要过于哀戚绝望。还有那陈公公,据说是太子身边的红人,你定要学会笼络他,以为所用。但凡越是小人,越是不能得罪,否则不知在何时,就会遇到他使的绊子,轻则损兵折将,重则可能丧命,小妹切切记得!再有,小妹尽管韬光养晦,与人保持一团和气,以免处处树敌,于己不利啊。”
王映淮应道:“小妹省得。二哥良言,小妹句句牢记在心,时刻不会或忘!”
“嗯!”王溱道,“如此,二哥便要告辞了!”
王映淮泪眼相送他身影隐入园中,心中无限怅惘。家人散尽,从此一去,就是天涯孤旅了!如今,也就只能指望那太子能够知冷知热、怜香惜玉了!
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包玉娘停住哭声,推开女儿,拭着眼角泪痕,只能也附和道:“这倒是我疏忽了!”帮女儿擦擦泪,接着说道:“你爹爹说的也是在理,我儿到得宫中,凡事但学得乖觉些,也不要吝惜钱财,那些身外之物,终究是留不住的,不如用来笼络些人心,这样我儿在宫中也不至于腹背受敌!”
王映淮拭泪点头。
众人又一一嘱咐着路途小心、注意寒暖之类依依惜别的话,王映淮只能强颜欢笑地一一点头。一家人哭哭诉诉,不觉许久。
最后,王映淮道:“爹娘兄嫂教训,映淮全都谨记在心!天色不早,爹娘兄嫂就请早些安寝去吧!”
王拯拉着包玉娘站起身来,“那好,我们走了,女儿也早些歇下吧,明日还得车马劳顿,在路途之上,也是不能好生歇息的。”
第二章
南嘉苑。
王映淮坐在御沟之旁,撩动着潺潺流向宫墙之外的流水,脑中翻来覆去地只有那些幽怨的题叶诗句——诗句尚可随着流水出得宫去,而这宫中的无数美人,终生不见君王者不知凡几!
“女儿知道。”
王映淮将父母兄嫂送至门外,转回头来,见二哥王溱也走近房门,正要出门离去。
“二哥!”王映淮唤道。兄妹二人相差不过两岁有余,大哥年长、小弟年幼,只有王溱,自小便与她情谊最笃,王溱甚至还是她的启蒙之师——那时王溱每自私塾归来,便要到她这里来卖弄所学的诗文,久而久之,便成为习惯。
“小妹,”王溱再次叮咛道,“方才爹娘所言,你可要千万记得!”见她点头,又接着道:“还有就是,即便你在宫中出些事端,也都不要过于计较,更不能想不开就去寻短啊!不到最后关头,切莫放弃一线生机!只要留得性命,不定何时还能有望和爹娘团聚。所以,就算处境再难,也要三思后行,切不可轻易自绝!须知道世事本无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置之死地而后能生!再者,你既死都不怕,还怕活下去吗?”
王映淮讶然地望着他,莫非,他竟看穿了她心中打定的主意?“二哥,你……”她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