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朱明 > 第30章稻草人三

第30章稻草人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明建国初期,一年财政收入超过四千万两(折合白银。当时上交的是实物,官员薪俸也是实物);到崇祯年间,岁入锐减到四百万两。

人口增加,岁入减少,肯定是税收制度出了问题。

朝廷没钱,军备一度松懈,关外建奴兴起,增加辽饷,北方造反,增加剿饷,造反的人更多,增加练饷,彻底将大明推向死亡。大明就这样被金钱给逼死。

朱顺明看到了大明税收制度的弊端和危害,第一改革的就是税制。

税制改革的关键是人人纳税。大明朝廷没钱,但士大夫阶层就没一个穷人。

不高的税收为何逼得广大百姓无以为继揭竿而起?

因为这个税率都是“平均”。任何东西一平均,就失去了意义。

富二代有十个女人,你一个也没有,平均一下,你有五个女人?

马首富有上千亿,你一毛钱都么没有,平均一下,你有五百亿?

大明同样如此。

只要考取举人,立刻有大把的人前来投献土地、家人(没错,就是家人。投身举人家,拜举人为干爹,可以免徭役),更别提考取进士当官。

从别人口袋里掏钱,自然不是件轻松事。好在朱顺明找了岷王当这个稻草人。

岷王府贴出《田地税制改革章程》,整个武冈州顿时沸腾起来。普通百姓自然叫好,利益受损的士大夫们个个义愤填膺。

没有不流血牺牲的改革。谁流血谁牺牲就要看大棒握在谁的手中。

紧接着知州衙门贴出《田亩丈量通知》,武冈州、城步县所有田地均需重新丈量,对于没有田契地契的无主之地,一律收归朝廷。这个规定让大量隐藏不报的田产无所遁形。

皇族与士大夫共天下。太祖一句话,士大夫阶层(官僚和举人)都免税。

汉人是最狡黠的。朝廷政策的空子被发现,大量田产投献到士大夫名下。投献者得了蝇头小利,肥了士大夫,损了朝廷利益。

只是苦了自耕农,沉重的税赋压到了他们身上。

田赋、徭役、辽饷、剿饷、火耗、低卖高买(张居正一条鞭法,将税赋、徭役折合成银两,方便朝廷收税,但对自耕农是个沉重的负担。每到纳税季节,农民必须低价出售手中的粮食换取白银纳税,到青黄不接时期,又必须高价从粮商手中购买救命粮。一进一出,盘剥不少。),压得自耕农喘不过气。

农民辛苦一年,到头来还不够交税,不少农民放弃田产,宁可流亡乞讨。遇有强人振臂一挥,自然从者云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