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朱明 > 第108章黄州特区二

第108章黄州特区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原本湖广总兵朱顺明派出军队维持黄州府的治安、帮助老百姓生产自救,叶宗青还十分高兴,没想到朝廷居然还有如此纪律严明、如此亲民的军队。

没想到赈灾结束后,朱顺明居然就势接管了部分原本属于知府衙门的事务。一地总兵居然插手地方庶务,那还得了?

叶宗青把朱顺明告到湖广巡抚方孔炤那里。

方孔炤好言好语招待叶宗青。待叶宗青平息过后,道:“你觉得百泉居士(李贽)的学说如何?”

叶宗青深受李贽的影响。他迟疑道:“虽与世不同,或有其道理。”

而且黄州的丝织产业十分发达。当地人种桑、养蚕、缫丝、纺纱……已经行成一定的规模。“黄丝”在武昌、南直隶也算有名。

黄州当地理学盛行,风气相对开放。

明朝有名的思想家李贽在黄州一地生活了几十年,他在黄州讲学、著书,对黄州当地的思想、士子的三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李贽就像宝岛的李敖,桀骜而叛逆。在明朝李贽就提出个***、思想自由;人人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统治者对社会活动不干涉或少干涉。

这些思想与朱顺明的行动主张十分契合。

方孔炤又问:“重农抑商是太祖定的国策,为何黄州丝织业兴起?”

“世易时移,其时不同今日。黄州养蚕缫丝传自江西、由民间自发形成。”

方孔炤继续问道:“百泉居士‘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作何解?”

叶宗青思考良久,起身拱手道:“多谢巡抚大人赐教。下官这就放手,让朱总兵在黄州尝试一番。只要有利于百姓,有利于大明,下官暂时的委屈不算什么。”

地理位置、人文传统、经济状况都决定黄州比武昌更适合朱顺明在湖广北部发展、更适合朱顺明往江西、南直隶这些明朝的经济中心扩张。

至于交通……明朝的交通主要靠水运。黄州府在长江边上,可以通过水运相连。

朱顺明大力发展水师,就是想要通过水运,以飞地的模式,一点一地开花,不显山不露水,在不知不觉间蚕食掌控明朝最富裕的地方。

………………

黄州知府叶宗青有些不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