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郭家供销社
而能够从崇祯年进口的东西,郭大路一瞬间就想出了好几样,瓷器、玉器、宝石、字画...样样都是值钱的,果然简单。
想清楚买卖的东西了,那接下来就是如何买卖了。
具体的买卖交易这些事情,郭大路是不可能亲自来主持的,大少爷的德性,集团少董的身份,谁能指望郭大路去做售货员的工作。
崇祯年那边的事情很自然的就落在了地主公郭达的头上,可二十一世纪这边找谁呢?
思来想去,郭大路还是决定弄出一个小公司,聘请几个人品好自己又绝对信得过的人来运营这个小公司,为自己处理二十一世纪这边的销售问题。
所以今天,郭大路准备努努力做出一个发展计划来。
想要发展的一切前提就是能赚钱,赚钱是基础,但赚钱不是目的。说到赚钱呢,郭大少当然就不沐了,他愁的是赚钱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作为一个世家子弟,从小耳闻目染的生意经那都是生意场上的大智慧,是经过自家老爸实践总结出的成功经验,郭大路需要做的仅仅是把这些经验拿过来套路之,只要他不突发奇想,那么基本上就稳赚不赔了。
那就先把赚钱这个简单点的事情计划出来,其他的再说。
首先,这一定是一个两边跑的时空贸易型生意,不需要郭大路建立工厂搞实业生产,就是当个倒买倒卖的跑商。
这种事儿自然不可能找郭大路的那帮富二代狐朋狗友,那些人拉来投资没问题,具体的事情没谁会干,都跟郭大路一德行。
所以,在郭大路的人际圈子里,就注定只能去找他高中的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了。
再有鉴于板车的运输量,这就决定了倒卖商品的类型,必须是少而精的高附加值物品。
这就要涉及到两边的供求关系,先说大明朝时空,什么东西容易卖掉又很值钱?并且体积不大保证板车能运送过去,反之,又能提供什么体积小又在郭大路的主时空卖出大价钱的东西?
这个问题郭大路是真不了解,主时空这边能卖的能供应的,多少还有些概念,反正那边过来的东西基本都算古董,那就当古董卖好了,但是什么东西拿到崇祯年去能获取暴利,这就是问题了,总不能真的传送一堆卫生纸过去卖吧,那不白瞎了板车的能力...
查了查穿越前辈们的经历,郭大路发现,大多数前辈对玻璃制品的性价比评价非常高。好吧,那就暂时先计划运送玻璃制品过去试试,视具体情况再酌情调整,就先计划高清玻璃镜和高档水晶钢化玻璃茶具,实际上这些东西在二十一世纪的商店里都算高档产品了,在郭大路的世界里就没有粗制滥造假冒伪劣这个概念,所以他挑选的商品基本都是精品。
传送五立方米的玻璃镜子也有一小堆了,就是不知道能卖多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