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渡船,在一片热烈的鼓动声中离开了南岸。
敌人开火了。
“打!”杨得志向炮兵下达了命令。
全军闻名的神炮手赵章成已瞄准了对岸的工事。随着呼啸的炮弹和爆炸声,敌人的碉堡飞向了半空。机枪、步枪一齐开火,对岸笼罩在一片烟雾和火海之中。
渡船在汹涌的波涛中行进着,船工们一桨一桨地拼命向对岸划着。突然,一发炮弹落在船边,掀起一排巨浪,小船剧烈地晃荡起来。
二连的战士们都集合在屋外的场地上,一个个挺胸抬头,目光集中在团长杨得志和营长孙继先身上。
孙继先开始宣布被批准的名单。被点到名字的战士高兴地跨出队列,在队伍前排成新的一列。
杨得志看到,这16名战士,身材高大,精神饱满,一看就让人放心。
“我也去!我一定要去!”突然,从队列中冲出一个人,大声说。他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身材虽不如前几位魁梧高大,但却敏捷、机灵。
孙营长对杨得志说:“他是2连的通信员陈万涛,遵义会议时参军的。”
岸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渡船上,只见小船随着巨浪起伏了几下,又平稳了下来。
杨得志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敌人的炮火更密集了,企图阻止红军的渡船。勇士们随着渡船,冲过一个个巨浪,顶着一阵阵弹雨,勇往直前。
多好的战士!杨得志与孙营长略作商量,批准陈万涛参加渡河奋勇队。
一支17人的渡河奋勇队组成了,连长熊尚林为队长,每人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颗手榴弹,还有一些必要的作业工具,雄赳赳地等待着渡江命令。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
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名奋勇队员跳上了那惟一的渡船。
杨得志走过去,和他们—一握手,深情地说:“同志们,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你们一定要坚决地渡过河去,消灭对岸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