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话音才落,礼炮惊天动地呜响了。那是由“尊大炮同时发出,真正是山摇地动!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了高峰。据说54尊大炮代表了政协54个单位;54尊大炮同时发出28响礼炮,象征全国人民坚如钢铁的团结力量。
毛泽东向全国全世界宣读了政府第一号公告,明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它愿意与任何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接着就是阅兵式。朱德下达阅兵令,左右站了四位野战军将领:贺龙。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受阅部队由聂荣臻站在指挥车上引导,4个师的部队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从东向西缓缓入场。步兵。骑兵,坦克、大炮、汽车,都是比齐了一字形,一阵接一阵由主席台前的白玉桥边走过。这时候,人山人海,红旗飘舞的广场屏息无声,只有军乐队奏着“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着震撼大地的雄壮步伐声在天地间回荡。只是当我们的飞机飞临上空时,广场和城楼上才爆发了如雷如潮的掌声欢呼声。
阅兵式进行三个小时;直到黄昏。
晚上,城楼下遍地燃起灯笼火把:紫红、大红、桃红。金黄、橙黄、明黄……像人民无际无尽的欢乐和希望化身在天安门广场跳跃闪烁。人民群众的队伍提着“欢乐”举着“希望”.让这灯笼火把随着人群蜘豌蜒蜒,交互环绕,恰似一幅巨大无比的活动起来的织锦。歌声口号声海潮一般起伏不休,而最响的声音始终是”毛主席万岁!面对群众震耳的呼声,毛泽东脸上始终焕发着庄严而慈祥的光辉。服务员尹莘笙搬来一张椅子,我请毛泽东坐,他不肯坐,从午后3点到晚上1O点始终站立天安门城楼上,不曾坐一坐。他始终举着一只手,时而庄严地停在空中,时而迅速有力地挥动几下。右手举累了,就换左手;左手累了,又换右手。当万岁声直冲霄汉时,毛泽东情不自禁地探身栏杆外.去伸手招呼群众。终于,他面对麦克风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
毛泽东习惯光着身子睡觉。我去们毛巾时,他已穿上睡衣。我不能打拢他读报,轻手轻脚为他准备参加盛典的“礼服’。
这是一套中山制服。料于是生活秘书叶子龙送来的黄色美国将校呢,我拿到王府井请王千清师傅做的。王子清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专门剪裁服装。他工作的那个服装店就是王府井蕾蒙服装店的前身。毛泽东和江青的衣服都是由王子清师傅栽剪缝制,我也曾带李敏。李钠去那里做过衣服。
“主席,1点半了。”我卡着时间,打断他读报,将这套专为参加开国大典缝制的制服,帮他穿好。然后照顾他下地。我围绕他转着,将衣服神平理顺,而后请他去吃饭。
毛泽东吃饭很泼辣,很快便放了筷子。稍事休息,2点来到勤政殿。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粥时。张澜。李济深。宋庆龄、高岗等国家领导人已在这里集合,他们召开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们宣布就职,并宣布中央人民政府即于本日成立。会后,大家都很兴奋,喜形于色,愉快交谈了1O分钟左右。
2点50分,领导人分别上车。车队由勤政殿门口出发。经中南海东门,5分钟后到达天安门城楼后边。大家互相招呼着集合好,毛泽东在前,其他领导人顺序跟上。那时,天安门的地道尚未修,由我搀扶毛泽东,顺城楼梯一步一步上了一百个台阶,登上天安门。在3点钟,准时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退场的群众发现领袖仍在他们中间,并且通过广播用高声和他们说着最亲切的话语,便改变了原来向东西分走的路线,潮水一般涌向天安门.挤在金水桥上,拼命从肺腑里发出呼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泽东在城楼上呼喊:“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
楼上楼下一呼一应,群众沸腾了!跳跃舞蹈,沉浸在狂欢的热烈之中。陈毅同志激动地放开嗓门:“看了这,总算是此生不虚了!”
参加大典回来,我将那套黄呢子制服收好。
那时的天安门广场是个十字形,东西从太庙到中山公园,南北从中华门到天安门的一个大十字,可容纳20万到30万人。从天安门城楼上远远望去,无数面翻卷的红旗形成一片波浪起伏的大海。红旗下面,一片片的穿了各种颜色服装的队伍。青、蓝。黄、灰、白,现代人会觉得少一些色彩,那时在我们眼中却足够五彩缤纷了,清清楚楚像是精工规划的花圃。天安门城楼下,白玉桥两边搭起两座台:一座是指挥台,一座是苏联代表的观礼台。
毛泽东站稳后,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大典开始。毛泽东走到麦克风前,朝广场深深地望了一眼:红旗飘卷,队伍静候。他的肩膀和胸膛微微起伏一下,于是,那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庄严激昂的声音便如隆隆春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滚滚而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刹那间,广场上欢声如雷,呼声如潮,与城楼上互相呼应。毛泽东这时的表情是那么庄严神圣,两眼熠熠发光。按照预定程序,他亲自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那是用电操纵的,电钮开关上写着“升””降”两字。毛泽东用他那扭转乾坤的巨手将电钮拨向”升”字,于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地点前的高高矗立的旗杆上,那面巨大的五星红旗便在万众翘首仰望的庄严热烈的目光中徐徐升起。
毛泽东的胸膛起伏不已,仿佛看到他亲手缔造的人民共和国如婴儿坠地一般终于诞生了。他脱口喊了很大一声:“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