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 第33章

第33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毛泽东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我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深表遗憾是对于黄河。

宜川大捷的第二天,周恩来向中央机关排以上干部宣布:“同志们,我们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准备过黄河到华北去了!”

同志们欢呼跳跃,这说明我们已经打败了胡宗南,全国的解放战争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

1948年3月23日,队伍行军到川口。中央机关要从这里渡河了。河滩上。山坡上,站满了欢送的人群。岸边停泊了十几只木槽船,船工都是粗旷剽悍的小伙子。毛泽东上了第一条船,周恩来、任粥时上了第二条船,陆定一和胡乔木等首长上了第三条船。

1954年,中国和印度缔结了体现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条约,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条约的真正设计者是毛泽东。其中而项原则甚至是逐字逐句重复了毛泽东在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作为人民政府外交关系基础的原则。

1955年,我跟随毛泽东去机场为苏加诺总统送行。回来时,在饭馆吃过羊肉泡馍,毛泽东叫车开到苏联展览馆。因为日本人在那里办了工业展览会。毛泽东认真参观了展览,日本人送给毛泽东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当时我国还不能生产这种半导体收音机。毛泽东在参观过程中和参观结束后,反复向举办展览的日本人呼吁友好往来。政府之间没有外交关系,他呼吁扩大民间交往。他热情赞扬了展览会办的好,希望加强贸易往来,双方都要做出努力扩大经济交往。我当时就感觉到,毛泽东强烈地希望打破封锁,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往来。与敌对政府来往不了。就寻找民间的渠道。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参加美苏戴维营会议之后来到北京,晚上,中共领导人与苏共领导人在颐年堂发生了激烈争吵。当时的情景,可以用“吵得一塌糊涂”来形容。第二天,在天安门城楼上,赫鲁晓夫告诉毛泽东,停止援助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协议。随后不久,撤专家,毁合同,逼债便接踵而至。这一切使毛泽东以及当时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同志式的援助”也是靠不住的,每个国家必须主要通过本国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发展它的经济。

据说,1954年在讨论越南问题的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相遇。周恩来伸出手来准备握手,杜勒斯却一摇脑袋走出房间。那是对抗的年代,美国与台湾蒋介石政府签订了共同安全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结成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中国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让美国人丢了脸,杜勒斯在日内瓦的会场上发泄出战场上发不出的愤懑。

总之寸那时的形势是对抗,而不是对话。,

木船缓缓离岸,我们几名卫士紧靠毛泽东身后左右站立,因为他不肯坐,挥动双手向送行的人群致意。

可是,船开始摇晃了,越行水面越失去平静,浪花开始拍打木船发出沉闷的声响。我扶住毛泽东:“主席,快坐下吧。”

毛泽东推开我的手,望望浊浪滔滔的黄河,又望望渐渐远离的西岸和岸上聚集的人群,变得呼吸有声,两眼也大放光彩。这是情绪开始起伏了。他忽然朝支队参谋长叶子龙说:“脚踏黄河,背靠陕北,怎么样?给我照一张像吧!”

“对,应该照一张。叶子龙匆匆亮出照相机。

毛泽东倏而敛去笑容,站稳身体,脸上显出庄严肃穆的神色。

到了70年代,形势变了。毛泽东曾经坚持在改善国家关系前,应该解决所有的原则问题。但是,一旦看到形势的变化,毛泽东便果断地开展了现在众所周知的乒乓外交。可以说,是毛泽东首先看到一个旧的时代过去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对抗变成了对话。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以非凡的胆略打开冰冻20多年的中美大门,走到一起来了。一个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和领袖,一个是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总统、资产阶级利益的总代表,对抗20多年,现在握手。开始对话。

对话,为今天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发展。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对话,就愈加显示出其深远意义。应该说,我们的对外开放就始自这一刻!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

第二十章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