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往事一幕幕回首,飞鸿难免伤别离。由刘永福的死别,想到与徒弟们的生离,心中不由得泛起阵阵伤楚。自从上次到香港去准备攻擂见过正刚和凌云阶,已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到香港去了,此后陈殿标也去了香港,飞鸿自言自语地说:
“云阶、殿标他们现在不知在香港怎么样了?”
生离死别,更令飞鸿挂念的是他的爱徒林世荣。民国初年,林世荣曾替福军吴仁湖统领做军中教练。在清末民初这个动乱的年代里,一个习武者是看不到出路的。他们为了生活,多数在军中觅一些教练之职。而做军中教练所得到的俸薪,仅够糊口而已。所以林世荣除了做教练,不得不干点别的事。
社会动荡,为习武者提供了用武之地。当时许多戏院常有暴徒捣乱,戏院老板为此不得不聘请一些功夫高强的人来维持场内秩序。西关的乐善戏院老板正是出于这一考虑,雇林世荣为护卫。
因为林世荣受雇当了乐善戏院的护卫,他和他的徒弟出入这间戏院看戏,往往就不用购门票了。林世荣有个徒弟叫朱虾,有一次带朋友到乐善戏院看戏,他不知已经换了老板,仍不买票直入乐善戏院看戏,遭到对方阻挡,双方发生冲突。自知寡不敌众的朱虾退回武馆,向师傅求教。林世荣问明情况,责备徒弟不该惹事。
随着锣鼓声响起,陈殿标与凌云阶捧狮起舞。得到飞鸿训练的这两位高徒,舞姿精妙,喝彩声四起。刘永福不由得夸道:“出众出众,名不虚传!”
舞完狮,陈殿标登上演武台,进行武术表演。只见他运气作势,两手臂的肌肉顿时变成凸形。进入套路表演,运掌挥拳,虎虎生风;一跳一跃,非常敏捷。
刘永福见其体魄雄健,有驯狮伏虎之态,不禁暗暗称奇。表演完毕,陈殿标对着台下作揖为礼,然后退下。刘永福问坐在身旁的飞鸿:“他叫什么名字?是不是我们的士兵?”
飞鸿如实相告:“他叫陈殿标,不是军中士兵,是我过去教的徒弟。”
刘永福毫不掩饰地说:“真是严师出高徒,我很喜欢他,要给他奖励!”刘永福当场奖励陈殿标金牌一面,白银50两。飞鸿代陈殿标先向刘永福致谢,陈殿标上前领奖时又当面致谢。此后陈殿标又表演了师傅教的“八卦棍”,再次得到刘永福的奖赏。
朱虾等人不服,带人重新杀回戏院,双方大打出手。林世荣闻讯,只得亲临戏院,谋求和平解决此事。戏院方面认为林是来帮徒弟斗殴的,于是火速召集衙役警政数千人增援。林世荣进戏院后,他们一关闸门,蜂拥而上对他大打出手。
当时林世荣一方只剩他和弟子关坤、邓二等几个人,而且是赤手空拳。在这生死关头,林世荣力劈数人,夺得一对铁锏,他将其中一铁锏给徒弟,自己手执另一铁锏,奋勇杀敌。
这场恶斗从二更打到四更,对方死伤惨重。欲置他于死地的戏院方的打手,也豁出命来与他死拼。林世荣怕时间长了体力不支,到时候寡不敌众,便想方设法突围。
后来刘永福又问起陈殿标目前的情况,得知他没事干时,写了一封信让殿标带上,推荐他到广西苏元春的军营当技击教练。陈殿标带信前往广西,尽管抵达苏元春营中时,苏已准备将军队解散,但刘永福对飞鸿徒弟的关照,由此可见一斑。
那次表演后不久,凌云阶因结仇身受重伤,为逃避对方报复逃往香港,后来在红磡船坞教拳。
据后来得到的消息,广西苏元春解散军队后,陈殿标先是在广西卖武售药维持生计。作为飞鸿的得意门生,他是三名得到秘传“无影脚”的高徒之一(另两名为梁宽、林世荣),他坚信自己能在广西活出个人样来。由于他确实武艺高强,当他在梧州用竹竿战胜拳师邬彪雄的大刀后,名震广西,许多人到他的武馆来学武。
第五部分悲情离合(2)
据说后来陈殿标母亲的寿辰,徒弟们肩挑礼物前往祝贺,光是在路上的就有数万人之多。清朝地方当局怀疑他是革命党人,下令逮捕他,陈殿标闻讯后与其母连夜逃往安南(今越南),并改名陈锦泉。民国成立以后,他才返回广东,后来迁居香港麻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