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武惠妃估计,丧礼罢朝,皇帝在祭礼之后,会召见宰相闲谈一些事的。但是,她的例行估计错了,皇帝惦记着武惠妃的病,一临祭礼,就回宫来看视她,并且亲自召太医、宫廷医事人员及尚药丞研究病情和商量用药。李隆基看过不少道家的医书,他也提出不少意见。
武惠妃参加这一议论,她感激,在群人散后,她握捏皇帝的手,呼着三郎,一时泣不成声。
这是至情流露,李隆基也紧紧捏着她的双手,劝她安静,随后,亲自伴送她上床——武惠妃在骊山温泉宫曾经晕厥一次,查不出病源,回到长安,医生看了几次,也找不到病的根源,她没有显著的病象,但生机恹恹,一天中,大部时间在床上,偶然起来,可是,起来一个时辰,便觉精神不济,躺下,睡着半个时辰,会醒,醒来,精神便转好了,但是,若睡着的时间久了,又会有梦魇而惴然。
她的情绪受到病的困扰,恐惧着,怕死,现在,她躺在床上,约束自己的感情,收敛哭泣,武惠妃呼皇帝为三郎,皇帝呼她为小妹。
皇帝宽解她,病源虽然查不清,相信一定能医得好的,因为她年事方壮,只有四十岁。
寿王到此时才想起,问及母亲的健康情形。
“我不知道,但看到母后进小食时服药!”
寿王说出今天在国子监听讲学时,曾遇到尚药局丞要问药经上一些字的意义,据说是为惠妃配制特方用的药。
杨玉环诧异,她转而问丈夫于定省时的所见。
“我没有发现什么,母后但说身体比以前差,在温泉浸浸,也不见好处,我姊姊说母后睡眠不好!”
然而,四十岁的武惠妃本身,生机却垂垂将尽。
对于武惠妃的病,连最亲的女儿都不清楚,可是,惠妃却用到特方,由此可以想见,她的病并不是轻微的。还有他们所不知的事:宫中,侍候惠妃的宫女说,惠妃独睡时,必然梦魇。
十一月十五日,在大寒天时,皇帝忽然由骊山回长安去了,这次到温泉宫,前后不到一个半月。
皇帝提前回长安,据说是因为武惠妃的病。
车驾刚回到长安城的第四天,大唐皇朝的老臣,为开元皇帝所敬重——在女皇时代即已有名气的宋璟死了!宋璟数度拜相,前几年退休而住在东都,封广平公,退休后诏许以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元老重臣病故,照例要有哀式,皇帝亲临——病中的武惠妃得讯,又着驸马都尉杨洄设法请李林甫向皇帝提出太子问题,她以皇帝很关心自己的病,心情上当会有多一份柔爱,这时候提出,获得核可机会较大,惠妃希望能在年底以前决定新太子人选,那么,在新春大朝受册,当比平时为风光。
寿王也被通知,在参加宋璟祭礼时,小心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