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虽然是没有心机的杨玉环,对此,也向皇帝提出:“国忠不是因为我而拜相的,再说,他和我也不同祖父,大家向我道贺可不大好!”
对此,皇帝自然是最明白的,他笑说:“你们同曾祖,总是一家,不必顾虑,国忠并不是靠外戚的身份取得相位的,等于李林甫,也不因是皇族中人而取得相位,我择相但问人才,不论出身。”
华清宫有盛会,皇帝在温泉欢乐着——而新宰相则在长安城忙着。
长安的天气今年特别冷,皇帝畏寒,就一直留在山上,直到十二月丁亥日,因为有许多过年的事要处理,才发驾自华清宫回长安宫城。
杨国忠接任相位之后,在短短的时日做了不少事,他是办事人才,不照儒家理论而行,凡事但求功利和效率,儒士们不满他的作法,可是,各衙门中积压拖延的作风却改了过来,此外,他又以最快捷的手法查点库藏,量度岁出岁入,在残年时,便决定了增加中下级官员俸给的计划,在以前,这是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办到的。这些,儒士们也无法菲薄他了。
于是,杨国忠在辞出之后,分别去拜访在温泉区侍驾的官员,又冒寒赶入城去,利用自外地回都城的借口,广泛地拜客联络。同时在山上时,又每天都到李林甫家中问候一次。
他很小心,不过,他对自己处境的忧虑,只有三天,就不再担忧了,他自多方面调查,据医生的报道,李林甫生存时间,不可能超过十日。
医生的判断很接近,在杨国忠回到长安的第八天,做了十九年宰相,深为皇帝信赖的李林甫病死在温泉住宅。
皇帝悼惜这位大臣,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的官衔,由子侄扶灵回都城,丧事很盛大。但是,从前畏惮李林甫的那些官员,在他死后,便纷纷议论了。
李林甫死后,环顾朝廷人才,除杨国忠之外,没有一个能继承的,于是,杨国忠代李林甫而为右相,并曲任已改名为文部的尚书——文部原名吏部。
在天宝十二载的新年,朝廷中许多人为皇帝得到一位能干的宰相而致贺。
杨国忠以侍御史的地位而起,自蜀至京,不到十年,就取得首席宰相的地位。在大唐皇朝的历史上,这是特殊的,以有史以来计,也是很少见的。
杨国忠无文华,但办事的才能为大家所称誉,他是否有宰相才,人们无法忖测,因为他崛起得太快,以往的表现又多方面,总揽天下又如何呢?预测为难了。
杨国忠似乎也知道自己的短处,他入相和兼领文部尚书后,第一件事是将文部等候着的选人,立刻依资历而放发任官职,从前,选人在吏部长年累月地待官,没有人事关系,会待很久,而杨国忠一当政,用最迅速的方法,依年资派给职务,一下子解决了问题。这使杨国忠在中下层官员群中,获得了非常好的声誉。
在华清宫,当杨国忠代李林甫为相时,许多人来向贵妃道贺,这与杨贵妃的关系其实是谈不上的,可是,人们以杨国忠为杨氏家族的一员而贺,使她有隐隐的不安——她从不预闻政治,可是,她又明白自己家族中人当了宰相,有些事会迫人来,而她是一个不愿多事的人。
华清宫也有一项特出的宴会,那是皇帝邀约所有在山上的杨氏族人,此外,还有皇族中人和一些文学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