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皇帝哦了一声,怆然问:“太子来了没有?”
“太子殿下刚到,值宿省中的恒王殿下,正出接太子。陛下,臣请将今日朝会改在勤政务本殿进行——”杨国忠努力自静,继续说:“兴庆殿太大,不成班行!”
皇帝想了一下,说好,等杨国忠匆匆而去后,他转向高力士说:“照昨天所议的进行,争取时间!”
于是,高力士也走了。
中使、内常侍王洛卿和曹仙二人,在勤政殿布置着。
“国忠不行,威望不够,力亦不足,他只能随我西行,在巴蜀,他会有用处——留守长安,需要一个位高名重,又镇得住内部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找!”
杨贵妃想到太子,但她有顾虑而未曾提出。
晚饭后,杨贵妃使皇帝服药早睡,她开始做事了——这是她入宫以来第一次正式处事。
高力士和袁思艺相助安排明早进行的各事,由于高力士还要到北门禁区看军队,袁思艺要巡视各门户,他们匆匆地走了。
杨贵妃独自在飞霜殿左殿外纳凉——于是,谢阿蛮来了,她和静子及文郁在一起到来,告诉贵妃,今天下午,长安城中已有人逃难,而且很乱。
不久,入朝的官员自兴庆殿步行至勤政务本殿,皇帝先召入太子,把一些人事上的决定相告,随后,皇帝说:“今日,我只能宣布出师亲征,我将驻军新丰,长安皇都,军事由留守将军负责,日常政务,由你处理,太子监国之诏早已颁下,不必再行文了!”
太子只是唯唯而应,他根本不相信父亲的话。
接着,勤政务本殿的朝会开始了,大唐皇帝声言自己将率师亲征,他扬言勤王兵旦夕可至,随后,他亲自宣布了特殊的人事任命,擢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升京兆少尹崔光远为京兆尹;命边令诚为西京留守将军,掌宫闱管钥;颖王以剑南节度大使,出阁赴任。再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顿天子四军,准备随时随驾亲征。
她没有深入询问,望着未圆的月亮发怔。
今天是六月十一日,夏夜澄澈,缺了不足三分之一的月亮,白而明亮。有风,吹动着茂盛的树枝,摇曳轻盈,黄昏时很热,但此时的夜风,却带着些秋意的薄凉。
贵妃在廊间漫步,谢阿蛮又细告东宫的情形——东宫的内侍李静忠,分领一百飞龙兵,还有二百名羽林军兵士守宫苑,此外,东宫也有本身宿卫,还有皇太孙广平王征了一批车——杨贵妃只是听,她愁深如海。
六月十一日长安的谣言以及人心浮动,在十二日黎明时就有了明显的反映。
皇帝在视朝之前,先在勤政务本楼处理一些事,高力士首先来告,兴庆大殿,情形有异,官员们只来了少数人。接着,夜宿在中书省的宰相杨国忠匆匆赶来,奏告皇帝,今日上朝的官员,不足百分之二十,朝士们已来的,在私议,也有来了就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