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群众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果去和那目的显然相反的人握手言欢,这决不是群众所能懂得的。
他们只知道强胜弱败而已。
(四)如果要把某一阶级列入于民族的全体,或是纳进国家,这方法并不在贬抑上等阶级,而他在提高下等阶级。
但是担负这种责任的,那决不是上等阶级,而是正在争取平等权的那个阶级。
现在的中等阶级,他们能得参与国事,这并不是赁藉了贵族的帮助,是靠着他们自身的实力,以及他们领袖的领导。
因此,不论是那样的恢复德国的独立的思想,必定和恢复我民族的坚强的意志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的。
在一九一九年的时候,我们已经看清楚了新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必须唤醒群众的民族观念。
从策略上说,有下面的许多要求,由此发生。
(一)要使民族运动能够吸引群众,就应当不惜任何重大的社会牺牲。
但是,运动的目的,既在为德国民族而唤醒德国的工人,那么当民族生活的维持和独立还不曾受到威协的时候,经济牺牲性,自然还不曾到了必要的时候。
要使现在的工人,去接近民族主义的国民团体,其中最大的障碍,并不是阶级的利益,而是国际领袖的态度,因为这辈的国际领袖,他们是仇视着民族和祖国的。
(二)要使群众民族化,那决不能去用敷衍的手段或是客观的和平表示所能成功的;唯有毅然决然地把全力集中在这种目际上。
大多数的民众他们并不是大学教授或是外交家。
一个凡是要想得到民从的拥护必须知道用那一种的秘锁,才可以去启发民从的心灵。
此种秘锁,并不是一客观的力量,而是一种决心和毅力。
(三)如果我们为了的目的,积极的指挥着政治斗争同时再努力于消灭敌人,则我们必定能够获得群众,这是毫无疑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