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按照事先演练的次序,英杰最先从锦绣匣子中取出一把紫砂泥壶,这把壶可不是仨瓜俩枣从鬼市淘换来的,鬼市的玩意儿只能送猪饭那种低层次的。这是一把清代制壶名家陈鸣远的天鸡壶,这把壶看上去不是怎么好看,古典看上的是这把壶的造型。壶嘴横扁且短,是个变形的鸡头。此壶无把儿,只有个圆形提环。壶盖儿平而无纽,只有回形图纹。如果没有壶嘴儿,整个造型亚赛一个土地雷。
他选这把壶可能有暗藏的用意,别人就不知道了,他是这样给小岛介绍的:“玩壶分四大境界,一是看着好看用着实用,这个,哪个铺面都能买到,算不得真正玩家。第二,属于一般玩家,专门收集名家壶,由于身份和财力的关系,大多只能收集小名家壶,纵有一两把出自大家的,也不会是珍品,多有残损或是赝品。进阶玩家则是专门收集大名家壶,这个人数就少了,多是商界的生意中人,肯花钱赶上机会不难办到。最高阶段那就是玩古壶的收藏家,玩古壶自然是年代越是久远越好,其实也不尽然。物以稀为贵,古某虽然只有这独尊的一把古壶,你仔细瞧瞧,别的地方见过这种样子吗?收好了吧,没事慢慢咂摸,越咂摸这把壶越有意思。”
小岛让他白话晕了,跟着他也胡拽:“尤希,一片冰心在玉壶,大大的玉壶,紫砂玉壶。”
英杰接着摆上书案上的,是个明官窑烧制的青花将军罐,好东西用不着废话,这个不容易作假,懂点瓷器的一眼就能辨出它的价值。果然,一见这个将军罐,小岛的哈喇子都要流出来了。
对这件好东西,古典本不想多说,看见小岛如痴如颠的傻样儿,还是就青花瓷让他长点见识。古典说:“为嘛青花瓷这么招人喜欢呢?有人评论釉色如何,花纹如何,我看不尽然,说了归齐是得之不易。青花瓷从唐朝就有人烧制,一直到元代末年才烧制成功,这是多少年呀?后来随着原材料的不断改进,品种繁多,上得高雅之堂的唯有青花瓷。”
古典一进门就看见帽筒上的顶戴花翎了,看官还记得吧,没错,正是那年他白送给小岛的。今天他就要拿这个顶子说事,就凭这个,能不佩服人家古老爷长着前后眼吗!
古典摘下礼帽先不放下,以便拿着它引起小岛的回忆,“小岛先生,这顶盛锡福的帽子,还是你送给我的。”然后才放在帽筒旁边,接着像无意发现他的顶戴似的,“哎呀,一看小岛先生,就是重情意的人,我这个捐来的功名,还值得这么抬举,摆在这么显眼的地界儿。你送我的这顶才价值连城哪……”
因为早在他们相识的闲聊中,关于汉人获封爵赐戴的因由就讲过了,小岛知道咸丰开始捐戴官帽的事。咸丰九年又规定,改捐领为实银,不准讨价还价。道光后期,花翎的赏赐范围渐大,凡是认为对国家有功之人均可赏戴花翎,说白了,给钱就卖你一顶帽子。捐翎的例制规定,花翎为七千两实银,蓝翎还五千两呢!古典他爹为他捐的正五品,中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就算现在拆下来卖零碎儿,也能换几千大头儿。
小岛不懂古典的意思,“我送你的帽子,金票小小的,价值连城从那里的说起?”
古典这叫勾话,说到这儿,要表达的意思全包圆了,但是这个话题必须结束了。这个不难,古典早把话预备好了,“怎么不是价值连城啊?在这么凶险的年头,我古典衣食无忧,出入平安,全凭老弟赏赐的维持会长头衔,都是盛锡福这个吉祥的名字带来的。”
这个不用古典说小岛也知道,不等古典说完,生怕别人抢走似的,抱起来摆在他的高雅之堂上去了。如果到此为止,古典想办的事也能办成,最后又画蛇添脚丫子,让英杰打开一幅立轴。光看这幅画也没事,稀里糊涂给他也就算啦。偏偏古典喜欢透学问,他的意思想通过这幅画,显摆一下他的先祖如何显贵,是在朝廷混过事由的。
这是一幅《白鹰图》的绢本复制品,谁都知道大清宫内养着两个洋画师,这俩人的写实功力很强。宫里养着他们,类似养着现代的摄影记着,看见值得纪念的场面或者物件,就让他们画下来。古典先从这幅画说起,“这幅画不是真迹,但是跟原作一摸一样,因为来历不凡,特意给你带来了。清宫两大洋画师,一个是意国的郎士宁,一个是法兰西的贺清泰,他们中国画的技能也是炉火纯青。在同一间画室,同一个角度,画出来的白老鹰却有一只黑尾巴,神态也不同,这幅的原作是法兰西国何清泰画的……”
还没说到来历,小岛就不耐烦了,“古老先生的美意我受领了,今天造访必有要事赐教,请坐吧。”
这是明面的话,暗含的话就是说,全凭跟你有这层关系。
本来说到这儿,应该看看今天送来的礼品了,小岛一郎求知欲强烈,非要问问盛锡福的名字是怎么回事不可。
大买卖家都是名人,古典焉能不知,古典给他解释:“中国的买卖人,对字号特别讲究,盛锡福仨字是拼凑起来的,暗含着三个内容。盛,表示买卖兴隆;锡,是赏赐的意思,更因为掌柜大号叫刘锡三,里面含着这个字;福,一看就明白,富贵荣华都是福,偏巧刘锡三的小名叫来福。仨字搁一块,就是大大的,大大的赐给我金银财宝富贵荣华。你说,这仨字是不是大大的价值连城?”古典为了套近乎,今天连说话的习惯都改变了,听着像二鬼子说话。
小岛高兴了。“尤希,古老先生学问大大的,今天你带来的又是什么宝贝?”
为了让小岛觉得他送的这份礼,的确是一份实实在在的厚礼,他不说“区区薄礼不足挂齿”的谦词,而是郑重其事的把每件礼品说得身价不凡,以此体现自己的不凡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