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民国奇案演风雷 > 第239章

第239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白蝴蝶被匡非带进来的时候,已经下晚了,进了大门没有把她往里面领,而是进门就领到右手的门房。就在进屋的瞬间,白蝴蝶无意中看到“嗖嗖”窜到后院几个人影,由于没有看清是男是女,也没有看清是大人还是孩子,但是那动作看上去不很正常。

称作门脸或者称作门房的这间屋子,从外面看破破烂烂不起眼,可是里面非常干净。难得屋子当间还摆放着高桌板凳,如果没有土炕灶台,很像一家小饭馆。岂不知,这里现在每天会有十多个人在这吃饭,等一会儿白蝴蝶就会看明白了。

别看匡非人长得粗鲁,对待女人却十分心细,他说:“院子里面还有几个伙计,你住在里面不太方便,这间屋子就归你了。本来我是想弄个门面干坐商的,结果门面没有谈好,只能先将就着开家货栈。用不着你干别的,能把流水账目记清楚就行,要是乐意帮忙,寻常有几个伙计吃饭,忙活着做顿家常饭也行,就这个。”

这时,白蝴蝶才看明白,这里原本就是伙房,粮米油盐做饭家什一应俱全。从这方面看,白蝴蝶觉得,匡非可能真是买卖人。刚才一闪而过跑到后面去的人,或许就是他的伙计,怕见生人才躲到一边去的。

白蝴蝶正在瞎琢磨,忽听门外一阵吆喝马铃响,欠身朝外望去,好家伙,来了三辆满载的马车停在门外。接着,一辆熟悉的棚子马车“呱嗒呱嗒”随后赶来,白蝴蝶吃惊地缩回身子,心里说:“从棚子车里钻出来的,那不是古典吗?”

卢记老宅这是本地人后来的称谓,为了写书方便,暂且借来在这儿如此称呼。解放初,本县曾经破获一宗潜伏特务大案,并由当事人据此写出故事在报刊上发表。根据故事描述,案发地就是卢记老宅,跟十字街把角的铺面在同一条街上。当时的县城街道基本没有名称,假若靠近运河边上,开澡堂子的那条街道称作一街,那么,卢记老宅就坐落在二街上。

二街的尽头就是古典赎回来的铺面,站在把角处往东可以望见城门,去警察局、县衙门以及斜对面的卢记豆腐房,拐过去就到了。往西看就是一街的尽头,也就是静海大桥的桥膀子,看出来了吗?本县横竖交叉最主要的两条街道,这个铺面全占了,的确是开买卖的好位置。

这里所说的卢记老宅,跟解放初破获的那个案子有没有关系不得而知,总之,白蝴蝶被带到一街的澡堂子,洗完澡换好衣裳就被带到这里来了,记住了,澡堂子在一街,铺面跟卢记老宅在二街。

卢记老宅是座临街的宅子,说起来在县城属于比较寒碜的院落,没有门楼也没有门墩儿。说是临街,其实这个宅院临街只有一间房子,其余的房子还是在院子里面。临街的这间房子说是门脸也行,说是门房也可以。临街有窗户没门,这大概做豆腐房的时候,用作售货的窗口。窗户外面用整领的苇席搭着棚子,当初可能为了顾客着想,遮挡雨雪和日晒的。现在,苇席棚子已经糟了,抬头看,破了好多窟窿。尽管如此,席棚子依然把屋子里面遮挡得黑咕隆咚,大白天站在街对面,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这间房的侧面属于院子里面,有门,但是没有窗户,门对着别人家的房山。所以说,这间孤零零的房子紧挨着大门,也可以称作门房。

是的,正是古典,他亲自押车,送来代以赎金的洋面和布匹,另外还拉来一车酒坛子,那是自产的烧锅老酒。

匡非听到声音,小跑出来迎接,“哎呀,古老先生,您真是君子人也,天色已晚,何必如此劳顿,还要烦您亲自跑一趟,明天也来得及嘛。”

古典拱手还礼,“匡先生客气啦,古某人秉承先辈教诲,对外交往信义为先。尤其是买卖上的事情,谈妥就兑现,免得隔夜生是非。

借着别人家的房山,与这间房子之间,是一扇大车店那样的整扇大门,是薄木板子钉成的,门框已经变形。所谓的大门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即使插上门插官也挡不住贼进去。好在这扇门非常宽大,敞开门可以进一辆马车。

院子里面并不宽敞,自然这是比较而言,大车进去还是可以掉头的,这在当年人口不算密集的县城,这个院子算是窄憋的。

院子里面坐北朝南一明两暗三间住房,迎着院门有个牲口棚,里面还有当年磨豆子的磨盘。牲口棚旁边有一间低矮的草房,这样的房子通常是存放农具杂物的地方,现在里面空空荡荡嘛也没有。

绕过牲口棚和这间草房,后面有个狭长的小后院,留这个小后院的时候,虽然没有明确干嘛,叫谁看见也是当茅房用的。

看明白这个院子的布局吗?别的都可以不明白,从大门进来应该看到通往茅房的夹道,对不对?是的,进了大门经过右手的门房,或者说经过人家的房山左拐,才能看见坐北朝南的三间住房。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