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相王李旦唯唯诺诺之人,正因其懦弱的性格,才熬过武则天、中宗两朝。他自己没想过怎么办,听天由命,其子李隆基一直不闲着。
李隆基时为临淄郡王,任卫尉少卿,兼潞州别驾。听闻中宗崩逝,李隆基急忙潜回京师,以观时变。在此之前,他非常“有心”,与“万骑”以及禁军其它部府的头领和豪杰交游、玩乐,一直深相结纳。由于禁军统领韦播等人近日常杖打鞭击“万骑”将领立威,“万骑皆怒”,小队长(果毅)葛福顺、陈玄礼等人纷纷找李隆基诉苦,大骂韦氏兄弟。
见众人意气可用,李隆基也打开天窗说亮话,表示要诛杀韦氏一党,以安社稷。众人闻言“皆踊跃请以死自效”。
有人劝李隆基应先启禀父亲相王李旦后再行事。李隆基摇头:“我拯社稷之危,赴君父之急,事成归福于宗社,不成身死于忠孝。如果先行请示,父王一定忧恐。若请而从之,则陷父王以危事,若请而不从,则大计不成。”
兵部侍郎崔日用一直谄附韦氏,当他得知宗楚客等人想杀相王和太平公主,恐怕事不成而引祸上身,便先行派个和尚密告李隆基,劝临淄王先下手为强。同时,李隆基又与太平公主以及其子卫尉卿薛崇暕密谋,加紧准备起兵诛除韦氏。
燕钦融官职虽低,不畏强势,跪于殿中朗言:
“皇后淫乱,干预朝政,其宗族日益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等人,居心叵测,图危宗社。
中宗诘问再三,燕钦融丝毫不屈,表示天下汹汹,街闻巷议,都知晓韦后等人的秽事丑闻。“上默然”。绿帽皇帝至此,似乎颇有所悟。
殿中侍立的宗楚客着急,马上下令卫士把燕钦融抓住,数人高高抛起,把这位直言小臣投摔在殿庭石地上,折颈而死。
看见宗楚客没得自己的谕意竟敢当着自己的面如此行事,中宗虽未发作,仍感怏怏不快,脸色阴沉,“由是韦后及其党始忧惧”。
临行,李隆基发现自己最亲信的奴从王毛仲不见,只有李守德一人跟随。原来这个高丽人后代王毛仲惧祸,不知躲藏于何处。事已至此,不能耽误,仍然按原定计划出发。
妇人歹毒,又认定“先下手为强”,韦后与一直想当“皇太女”的安乐公主一合计,就决定毒死中宗,于是,密谋数日,就出现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中宗李显也倒霉,惊悸惶恐中度过二十三年,刚刚登皇位五年,就被自己的皇后和亲女毒死。
仁懦迟疑的过渡帝王――唐睿宗
毒死中宗后,韦后秘不发丧,召诸相入禁中,并征府兵五万人屯京城,同时,她又派自己两个女婿韦捷、韦灌以及诸韦亲戚分领诸军以及宫中禁卫军。唐太宗时代,简送官户以及蕃族中骁勇能战者,著虎纹衣,跨豹纹鞍,扈从游猎,称为“百骑”。武则天时,这支贴身御林军增为“千骑”,属左右羽林军经李重俊太子事后,又增营为“万骑”。由此,“万骑”以及其它禁军的统帅,皆是韦氏一族亲戚。
本来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密谋,草拟中宗“遗诏”,立中宗小儿子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宗楚客老奸巨猾之人,马上召韦后之兄韦温商量,改纂诏书,以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虚其职权。
坐稳朝廷,宗楚客等人又不停劝韦后效仿武则天,革唐命,自称帝。由于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宗属王亲,地位尊显,诸人也暗中加以准备,想除掉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