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全景纪实 > 第9章

第9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919年10月,他用德国工人党的全部经费在《慕尼黑观察家报》登载了一则召开群众集会的启事。

四是向大资产阶级伸手。

到20年代后期纳粹党的开支渐渐庞大,单靠原来的经济来源已远远入不敷出。

于是希特勒又把手伸向德国垄断资产阶级。

据战后纽伦堡国际法庭的材料证明,德国煤钢垄断巨头每年给纳粹党捐助100万马克,企业主联盟每年捐助200万马克。

鲁尔煤矿辛迪加1930年决定每卖一吨煤抽5芬尼给纳粹党,全年约合100万马克。

为了解决党的经费问题,希特勒是挖空心思,厚着脸皮到处伸手。

希特勒入党之后,经常召开演讲会,并向到会群众募捐。

靠这种方法募集的款项虽然一般不超过数百马克,但对于一个只有7马克经费的小党来说也不算一个很小的数字。

二是向军方伸手。

希特勒在1919年9月把他参加德国工人党的决定告诉他的上级迈尔上尉之后,军方不但支持他的决定,还答应每周给他20马克的活动经费。

前德皇威廉一世也是纳粹党的一个大施主,到1930年已捐助了200万马克。

五是向外国资本家伸手。

美国垄断巨头摩根、洛克菲勒、杜邦、福特,英国壳牌石油公司董事长德特丁,英国报业大亨罗特米尔,瑞典火柴大王克雷格尔,法国大军火商克雷佐等,为了鼓励希特勒反共反苏,都向纳粹党提供过大量援助。

希特勒认为,纳粹运动要发展,必须加强宣传,面向群众,改变德国工人党原来那种半秘密的活动方式。

为此,他对召开群众集会特别重视,非常热衷。

后来随着纳粹党的发展,军方的资助也不断增加。

三是向中小资本家伸手。

纳粹运动刚刚打开局面,一些资本家便敏锐地发现它是一支迅速发展的力量,认为希特勒前途无量,纷纷提供援助。

慕尼黑钢琴制造商的妻子海伦·贝希施坦因太太,在一段时间里曾是纳粹党的主要经济来源。

慕尼黑艺术出版公司老板恩斯·汉夫特丹格尔,一次就送给希特勒1千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