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二战全景纪实 > 第21章

第21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希转饬遵照执行。”

---------------

7.打个狗日的(1)

---------------

日寇所以能轻取东北,最主要的原因是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了不抵抗主义。

蒋介石早就与美、日暗中勾结,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中国共产党。

2月4日,抗日军在三间堡子同日军激战。

2月5日,又在哈阜市进行了街战。

由于守军力量不足,于上午10时向宾县、巴彦方向撤退。

哈尔滨遂被日军所占。

至此,我东北大好河山全部落入敌手。

“九·一八事变”之前,对日寇的侵略不仅毫无准备,而且严令东北军不准抵抗。

日寇侵华迹象毕露后,蒋介石要张学良学习印度甘地对英国的办法,就是遇事要退让,军事上要避免冲突,外交上要采取拖延方针。

1931年7月,蒋介石在江西剿共时,因担心“万宝山事件”导致全国性的抗日运动,专门在前线给南京政府发了一份电报,其中说:“发生全国的排日运动,恐被共产党利用,呈共匪之跋扈,同时对中日纷争,更有导入一层伤乱之虞。

故官民须协力抑制排日运动,宜隐忍自重,以待机会。”

8月16日,即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一个月,蒋介石以“铣电”致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以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九·一八事变”前,关东军仅有1万余人。

“九·一八事变”后,虽陆续增兵,但一直到1933年4月,也总共不过2万余人。

而中国东北军号称30万人。

“九·一八事变”后,虽然一些部队陆续退入关内,但还有14万人。

兵力对比如此悬殊,而日军竟能一夜之间占领沈阳,一日之内掠地千里,攻城20余座,4个多月时间即占领了东三省和一个特区,吞下了相当于日本本土3倍的中国土地,使三千多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了亡国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