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这时的许多意大利人可以说已经丧失理智,荒唐地把墨索里尼推到了登峰造极地步。
因而战争结束之后,在意大利出现了对“伟大领袖”狂热崇拜的新高潮。
那时,墨索里尼被吹得神乎其神。
农民在田野里向他下跪,妇女举起孩子请他祝福,内阁大臣在他面前要立正敬礼,一站好几个小时。
为了讨好墨索里尼,法西斯党这时特地修改了谒见墨索里尼的礼仪,规定竭见者必须跑步到领袖的办公桌前,谒见结束后再跑步到门口停下,敬礼。
一些法西斯记者在官方授意之下,更是昧着良心摇动笔杆,大唱赞歌。
从耗资方面来说,战争几乎花费了全年的国家收入。
如果对其在非洲消耗的军需品进行必要的补充,其数量相当于75个师的装备。
如以货币计算,则相当于其后三年的军事预算总和。
意大利通往红海的补给线既漫长又危险,其驻非部队的维持费用也非常浩大。
更重要的代价是,墨索里尼从此在国际上成为众矢之的,并获得了一个“疯狗”的雅号,在外交上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再也不能在欧洲两大势力集团之间挑拨离间,从中渔利。
他们吹捧墨索里尼是小圣人,是受上帝派遣来创造历史的天使,注定要永远支配世界;吹捧墨索里尼是当今活着的最伟大的天才,在全世界都被看做是超人,造谣说印度圣雄甘地、美国总统罗斯福、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英国诗人吉卜林、美国富豪摩根等国际名人都持这种看法。
更有甚者,墨索里尼的母亲也成了受人狂热崇拜的人物。
为了纪念她,要求意大利的小学生们都要吟诵《幸福的母亲》。
墨索里尼的诞生地和他父母的坟墓还被列为圣地和圣陵。
人们到这里要下跪拜谒,表示感恩。
对墨索里尼个人来说,侵占阿比西尼亚为他提供了一个捞取政治资本的大好机会。
他大肆吹嘘,征服阿比西尼亚是“震惊世界”的杰作,而且这场“历史上最伟大的殖民战争,完全是由他亲自计划,亲自赢得的”。
在由法西斯垄断的舆论工具欺骗下,许多原来对墨索里尼心存怀疑的意大利人也开始盲目地认为,他敢于向国际联盟的50个国家挑战,并大获全胜。
他敢于蔑视英国人,并使他们承认意大利的胜利。
这都说明墨索里尼确实是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