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原来是苏联驻日本的大间谍理查德·佐尔格准确地掌握了德日秘密会谈的情报,并向苏联谍报机关做了汇报。
苏联决定公开德、日的阴谋活动情况。
1935年12月,苏联向世界新闻界发表德、日秘密会谈的“确切消息”,引起国际舆论大哗,纷纷要求德、日外交部予以证实。
德国外交部长牛赖特早已听到里宾特洛甫背着他与日本方面秘密联系的传闻。
日本特使来到柏林后的活动,使牛赖特确信苏联的揭露是事实。
因此他建议日本军部积极考虑德国的提议。
日本军部看到大岛浩的报告,认为此议值得怀疑:这么大的事情,德国怎么会让无名小卒来联系呢?因此军部迟迟不予回答。
里宾特洛甫等了几个月,不见大岛浩答复,遂于1935年10月首次会晤大岛浩,询问日本军部对以下问题有什么看法:如果德日两国有一国卷入对苏战争,另一国应采取什么态度?大岛浩一听就知道还是那个德日结盟的建议,便再次向日本军部报告。
日本军部见是希特勒亲信传达的意图,认为可信,便向大岛浩下达训令:日本不反对德国的建议,但需要更详细地加以研究。
因此,拟向柏林派一特别代表,于1935年12月与德国方面会谈。
但他作为外交部长不得不加以否认。
同时,他紧急会见希特勒,说明他坚决反对德国同日本结盟,因为这不但得罪苏联,还会引起英、法的高度警惕,使德国四处受敌。
希特勒表示要考虑考虑。
德国陆军参谋总长贝克也对与日本结盟有异议,向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陈述了自己的意见。
里宾特洛甫得到日本的答复后,立即指示他的办事处的远东问题专家赫尔曼·冯·劳默起草与日本缔结的协定的草案。
草案送到希特勒那里,希特勒于1935年11月25日批示同意。
12月,日本特使、大岛浩及日本驻德国大使小路公共与里宾特洛甫和德国国防部长冯·勃洛姆堡等进行密谈。
双方一致同意:为了避免与苏联公开破裂,将矛头针对苏联的协定,在字面上改为反共产国际的协定,并以允许英国、波兰等国加入协定作掩护,来蒙骗德、日国内的反对派及国际社会。
谈判妥当,双方正准备草签协议,不料出现了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