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傅回答说:“只有敌军先撤,我们才能撤,我决不在敌人火力下撤退!”何应钦又命令参谋长带着他的手令,强迫傅下令撤退。
傅军只好撤退,长城抗日的最后一仗草草收场。
接着,经蒋介石批准,中国军代表熊斌与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于1933年5月31日在塘沽仓库楼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其内容是:“第一,中国军队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坻、林亭镇、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南地区,今后不得越过该线前进。
不得做一切抗战扰乱行为。
何应钦赶紧调傅作义的第59军开往昌平集结待命,同时立即向日求和。
---------------
14.悲歌又一曲(2)
---------------
59军到昌平后,于5月21日与日军进行了激战。
第二,日军为确悉第一项实行之情形,可用飞机及其他方法,视察实情。
中国方面对此应加保护并予以便利。
第三,日军确认中国军队已撤退至第一项协定之线时,不超越续行追击,且自动撤归长城线。
第四,长城线以南及第一项协定之线以北及以东地区内之治安维持,由中国警察机关担任之。”
这个协定是继袁世凯之后最大的卖国条约之一,使冀东地区逐渐变成了第二个“满洲国”,为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5月22日下午,何应钦会见了北平日本大使馆代办中山,要求停战。
23日,59军从拂晓到晚6时,在怀柔县城以西,南自石经厂、北至长城—线与日军连续血战了15小时。
战事正酣,何应钦突然命令停火。
傅作义将军气愤地向参谋长陈炳谦说:“这个仗打得太窝囊,牺牲了这么多官兵,他们以宝贵的生命换来的却是妥协、停战。
阵亡的将士能瞑目吗?”下午7时,何应钦又连续给傅作义打了3次电话,命令他马上撤至高丽营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