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10月21日发表通电,提出抗日救国13项主张。
1932年1月淞沪战争开始,他兴奋欲狂,积极支持抗战,并表示自己要带领敢死队到前方杀敌。
但因蒋介石坚决不准抗日,他怀着愤懑心情,于1932年2月到泰山隐居。
冯玉祥在泰山期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他深深地认识到,抗日必先倒蒋,只有打倒蒋介石,才有实现抗战的可能。
---------------
到1928年七八月间,冯玉祥已拥有9个方面军、40万人,在新军阀中力量最大。
8月,他到南京就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
蒋介石为了削减冯玉祥和其他新军阀的力量,于1929年1月召开编遣会议。
冯玉祥因与蒋介石意见不一,也得不到其他军阀的支持,2月份以养病为名离开南京。
1930年5月,冯玉祥与阎锡山、李宗仁组成讨蒋军,爆发了蒋、冯、阎中原大战。
14.悲歌又一曲(3)
---------------
为此,他数次派人到广州与胡汉民、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等接洽,进行抗日反蒋活动。
冯进军顺利,很快占领了洛阳、郑州、开封等战略要地。
但在蒋介石拉拢下,张学良通电拥蒋,并率军入关,使反蒋战争很快失败,冯玉祥苦心经营了20年的军队陷入瓦解,残部退入山西后被张学良改编为第29军,由宋哲元当军长。
冯玉祥潜入山西汾阳峪道河隐居。
在此,他做了痛苦的思考和总结,重新与共产党人建立了联系,请人讲社会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忧国忧民,心急如焚,为抗日到处奔走呼号,高喊“战则生存,和则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