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当冀北保安队来接防时,中途又遭日军拦截。
直到晚6时,才来了50名保安队员。
经反复交涉,到晚7时,加上城内原保安队员也只有100多人,但所有机关枪已全被扣押并运回北平。
日方见宛平已空,谈判目的已经达到,谈判代表樱井等4人便借打电话悄悄逃席而去,不知踪影。
至此,日寇在短短三天之内,四次背信弃义,耍弄阴谋。
谁知宾客未走,卢沟桥事变就发生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被周恩来言中了,来得这么快。
不过,他还希望这不过是个冲突。
于是急忙叫陈布雷拟个电稿,要前方把情况详细呈报上来。
同时大声说:“我命令,29军除非奉命,不得还击。
卢沟桥事变以后,宋哲元奉令回北平。
但他在天津一下就住了8天,并与日本驻屯军司令香月清进行了几次和平谈判,直至7月19日才返回北平。
由于他仍认为卢沟桥事变是“局部冲突,能随时解决”,因而在日军的欺骗下继续进行一次又一次无法满足日军要求的谈判。
然而就在谈判过程中,以东条英机为参谋长的日本关东军沿铁路线络绎不绝地开进关内。
你赶快把这个命令发出去,迟了或许有变。”
29军代军长、北平市市长秦德纯收到蒋介石的电报后,经多方活动,于7月9日清晨与日方订了三条妥协办法,然后用电话通知了宛平县县长王冷斋和第29军第110旅旅长何基沣。
他说:“日松井队长来称,失踪日兵业已找到,现在可以和平解决。
双方已经商定三项停战办法:一是双方立即停止射击;二是日军撤退至丰台,我军撤向卢沟桥以西;三是城内防务除宛平原有保安队外,并由冀北保安队担任,人数仅限300,定于9日上午9时左右到达接防,并由双方派员监督撤兵。”
驻宛部队接到命令后按时撤出宛平城,而日军则隐蔽于城外铁路涵洞等处。